南海新区通过城市化助推扶贫的实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直通南海
2017-01-05 07:30:12    来源: 威海网·威海晚报
日前,在南海新区小观镇景翔果蔬专业合作社里,股东们正在商讨新一年的大计:扩建大棚,增加采摘品种,用优质采摘品吸引更多游客。

精准扶贫基地景翔果蔬采摘大棚引来游客采摘。 资料片

    日前,在南海新区小观镇景翔果蔬专业合作社里,股东们正在商讨新一年的大计:扩建大棚,增加采摘品种,用优质采摘品吸引更多游客。

    坐在一旁的郐家村村民郐东广美心里滋滋的,他算着一笔账:去年入股,大棚第一年对外开放,村里就净赚3万多元。今年有了经验,大棚会办得更好,而他这个省定贫困村的股东也将会从中得到更多分红。

    作为南海新区重点培育的精准扶贫特色产业,景翔果蔬专业合作社紧靠新区核心起步区,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带动合作社休闲采摘红火起来,成为当地城市化助推扶贫创新实践的典范。南海新区在抢抓城市化建设发展机遇的同时,坚持精准帮扶与“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战略相结合,促进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实现精准施策与普惠共享并重,探索出一条让百姓越来越有获得感的精准脱贫之路。

   培育特色产业,夯实精准扶贫经济基础

    南海新区现有省定贫困村5个,分布在所辖的两个乡镇中,已识别贫困人口320户。位于小观镇北部的郐家村便是其中之一。这个村因地理位置偏僻、离城区远、交通不便、水源紧张等自然因素,有83户133名困难群众。

    为克服天然困难,该村在政府的帮扶下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进行山间道路硬化,修建2个高位蓄水池,打两口深水井,建设两条拦河大坝……这些工程将覆盖1500亩山地,让百姓不再靠天吃饭。

    同时,村民用新门路致富的好消息也从镇上传来。经过小观镇政府的牵头,2016年,景翔果蔬专业合作社主动找到郐家村。经协商,郐家村拿出上级部门拨给的3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入股合作社,合作社按收益每年分红给郐家村,每年不低于3万元。

    景翔果蔬专业合作社建设2000亩现代农业采摘园,一期580亩采摘园已经建成。南海新区依托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在小观镇建设现代农业扶贫示范基地,重点对郐家、隋家庄两个省定贫困村进行帮扶,通过流转土地、资金入股分红的方式,建设14个扶贫果蔬大棚。

    此外,南海新区结合区域开发特点,建设苗圃种植扶贫基地。他们在贫困村设立苗圃种植扶贫基地,负责提供所需苗木和技术指导,待苗木长成后以不低于市场价回收。

    南海新区还在于家庄组建了中性笔组装扶贫基地,利用扶贫专项资金改建厂房16间,增置工作台10套,帮助百姓增收。

    推进城市化建设,让百姓融入城市

    南海新区境内有3条大河入海,开发前每逢夏季常大水泛滥,临河、临海村庄易受水患致贫、返贫。为此,南海新区管委结合“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战略部署,利用棚户区改造等机遇,投入18亿元,对环海路以南21个村进行城市化改造。

    目前,规划建设的10个新型社区已经全面开工,一片火热的建设景象正在新区上演。建设的每个社区都高标准、人性化,让居民住上与商品房同档次的新型社区。

    一个个高标准建设、全配套服务的社区渐渐“长大”并投入使用,让百姓看在眼里,乐在心里。现在,南湾、孙家寨2个社区交付使用,观海新村、西海庄、埠子场、凤口集、波罗岛、万家寨6个社区即将全部完成建设,实现分房入住,里岛和紫草泊2个社区建设进一步推进,2018年完工投入使用。5000多户1万多名群众将从中受益。

    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南海新区也考虑到了区内大龄青年的住房问题。对辖区内户口在农村且无宅基地的男青年,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规划建设了8万平方米青春家园小区,购房价格大大低于市场价格,可解决800名大龄青年住房问题。

    百姓在享受城市化便利的同时,也在享受城市化带来的生活保障。南海新区为上楼群众每人第一年给予1000元的生活补贴,此后每年以100元递增至3000元。还给予粮油等生活补贴,为居民统一办理养老保险,对60岁以上居民,给与每人每月110元的国家养老补贴及减半征收物业费和暖气费补贴等。

    开展技能培训,提高群众“造血”能力

    在南海新区管委一班人看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最根本的是“扶人”,要“授人以渔”,帮助贫困群众掌握脱贫致富的门路和技术,提高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断掉穷根,开掘富源。

    这一点,体现在南海新区全力推行的技能培训和劳动力前置转移培训上。

    为了让更多的农民过上“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的生活,南海新区开办了农村劳动力前置转移培训夜校班,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产业发展特点,为法定劳动年龄段内的转移劳动力进行免费技能培训,为村民提供建筑施工、园林绿化、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让村民掌握一技之能。

    随着公共交通、商业服务、旅游项目、教育医疗等的不断完善,南海新区城市氛围愈加浓厚,越来越多的新市民搭上城市化建设的“快车”,在家门口实现就近转移、就近工作,成为和城里人一样的“上班族”。

    全方位安置就业,公益岗位向贫困人口倾斜。对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南海新区按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模式,实行招工、就业、培训“三位一体”,实现家门口就业。目前,已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班10余场次,接受培训人员3000多人次。新区管委将市政建设岗位向农村及贫困人口倾斜,搬迁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了就业。

    据悉,南海新区尚未脱贫的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将全部通过技能培训、提供公益岗位等措施就业,确保彻底脱贫。

    汇聚社会力量,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脱贫路上,不掉一村,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这是南海新区精准扶贫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南海新区动员起全区力量,形成合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有了这笔爱心款,我以后的住院治疗和生活就有了保障。”南海新区小观镇万家庄居民杨振英从南海爱心基金会工作人员手中接过2万元爱心救助款后激动地说。2016年“扶贫日”,南海爱心基金会为两户困难家庭送去爱心救助款共计4万元,使两个备受病痛煎熬并因此背负巨额债务的家庭得到及时救助。

    为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2015年5月,新区内企业家自发捐款成立威海南海爱心基金会,是威海市首支非公募基金,也是我省最大的非公募基金之一。部分资金用于爱心事业,重点对贫困人口及弱势群体长期帮扶。

    自成立以来,威海南海爱心基金会积极救助因病因灾致贫家庭。在群众中,除建档立卡贫困户外,还有不少家庭因病因灾突然致贫。南海爱心基金会将此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统计摸底、走访调查,分年初、年中、年底三次集中救助。对全区低保人员、五保户、孤儿、优抚人员、临时救助人群、贫困学生等,给与重点关注,集中救助。此外,还支持南海新区全面实行15年免费教育。截至目前,威海南海爱心基金会已发放各类爱心救助款1500万元。

    自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南海新区对区内困难群众逐个扫描,有劳动能力的对其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帮其安置合适工作,对超过70岁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则采用低保“兜底”和产业项目分红等方式,做到发展路上不掉一个贫困户。

    与此同时,南海新区积极牵线优质企业包扶贫困村。包扶企业山东德瑞博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在用人上向帮扶的寨西村倾斜,优先录用该村村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到企业务工。威海福地传奇有限公司帮扶于家庄村解决生产运输用车难题,同时帮助修缮道路、沟渠、塘坝等。(刘昌勇)

来源: 威海网·威海晚报
编辑: 立勇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打造智慧化应急救援装备制造“母港”
  • 记者蹲点报道·春之声 | 威海网红店主带你解锁更多“新玩法”
  • 鱼露里吃出“创新味道”!浦源食品“定制化”升级发酵生产设备
  • 上新了,威海打卡点丨新威附路新添美食综合体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