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读报道

《关于推动钓具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发布会

2017-01-09 编辑: 宋倩

    威海网讯(记者 聂宗玉)1月6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推动钓具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有关情况,明确了我市将重点打造中高档钓具设计制造基地、钓具产品集散基地、休闲旅游垂钓基地,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钓具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自2017年起,市级财政连续3年安排钓具产业提升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创新设计中心及素材中心建设等,支持钓具产业转型升级。

    钓具产业是我市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钓具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以碳纤维和玻璃钢材料、鱼竿成品、钓具配件、钓具制造设备、贸易进出口等各个环节为支撑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

    不过,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特别是广东、浙江等地钓具制造企业的迅猛发展,同时受制于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成本的提高,我市钓具企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竞争新优势,势在必行。

    经过广泛调研,市政府出台《意见》,明确到2020年,钓具产业核心集散区建设初见成效,全市规模以上钓具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钓具企业发展到15家以上,培育国内领先的钓具产品创新设计中心2家以上;钓具产业核心集散区建设初具规模;培育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各10个以上,切实提升“中国钓具之都”品牌竞争力,实现更高水平的集群发展。

    根据《意见》,未来3年我市钓具产业将打造三大基地:中高档钓具设计制造基地、钓具产品集散基地、休闲旅游垂钓基地。

    具体来看,建设以自主品牌为主导的中高档钓具设计制造基地,支持钓具企业建设钓具产品创新设计中心,鼓励钓具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及参与制订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引领行业发展;支持规划开发或利用闲置厂房,建设钓具产业园区,吸引钓具企业向园区集中,支持钓具企业建设钓具素材中心,实现素材规模化定制、专业化生产,从源头提升钓具产品质量;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推动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加快由“贴牌加工”向“自主品牌生产”转变;对钓具企业进行治理整顿,推进环保新材料替代和应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等。

    建设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钓具产品集散基地,以环翠区张村镇、临港区钓具之都博览城为重点,打造国内一流的集钓具生产研发、展览展销、仓储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交易基地和集散中心;支持钓具企业建设B2B电子商务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推动钓具产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企业参与对外经贸合作等。

    建设以“威海钓具”为装备主体的休闲旅游垂钓基地,加快促进钓具产业与体育、文化、旅游、休闲渔业等高度融合,发展与钓具产业相关的观光、购物、体验、健身、竞技、休闲等新业态;加大“威海钓具”宣传力度,积极扶持威海国际渔具博览会、威海渔具及配件展销会等展会活动,打造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力的专业展会。

    为何选择从设计制造、产品集散、休闲旅游垂钓三个方面发力?市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钓具产业虽然在生产制造方面已形成一定规模,但产业集中度低,低水平粗放式生产加工还比较普遍,创新水平和品牌建设仍然薄弱等,三大基地的打造将有力推动钓具产业提升,拉伸、完善钓具产业链条,丰富“中国钓具之都”内涵。

    据悉,自2017年起,市级财政连续3年安排钓具产业提升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创新设计中心及素材中心建设、环境治理、品牌提升等。同时,市小微企业创业服务补贴券也将重点面向小微钓具企业发放,主要用于对成立3年以内的钓具小微工业企业购买财税代理、法律顾问、电子商务等社会化服务项目进行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