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威海好人榜

张强:用超越血缘的真情陪伴百岁“保姆”奶奶

2017-05-18 编辑: 李晓静

张强,男,1969年2月出生,环翠区鲸园街道北仓社区居民。49年前,李竹卿老人曾当过张强的保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年近半百的张强多年悉心照顾着已是百岁老人的“保姆奶奶”。

2012年上映的电影《桃姐》让人感受到一段默默流淌的温情。一生未嫁的桃姐在李家中服务60年,见证了五代人的成长。突然中风后,在从少与她关系亲如母子的罗杰陪伴下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49年前,家住环翠区鲸园街道的李竹卿老人曾当过张强的保姆。从此,她待他就像自己的亲孙子,他视她为自己的亲奶奶。近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段超越血缘的“祖孙情”一直在延续。如今,张强和家人依然悉心照顾已是百岁老人的“保姆奶奶”。

一生无儿女,却有“亲”孙子

2017年3月31日,是李竹卿老人100周岁的生日。

赶在正日子之前,北仓社区的工作人员特意邀请到了街坊邻居们,一起在社工站为老人提前庆生,让老人感受来自社区的关爱。外出参加这样的活动,老人非常高兴。昨日上午9点,张强就开车将老人送到了活动现场。

老人身形有些佝偻,但脚步还算稳健。一边的张强高大威猛,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老人进了社工站。

“这是我的孙子,强子!”在庆生现场,老人因为听力不好说话不多,但这句话被她重复了好几遍。在张强的身边,老人看起来很安心,笑得也格外开心。

这温馨的场面,让现场的人很难看出这不是一对亲祖孙。但熟悉情况的人却知道,其实张强和李竹卿老人并没有一丝血缘关系。老人身世坎坷,一生无儿无女。只是一段看护的缘分,牵出了一份近半个世纪的感人亲情。

李竹卿从小就是个孤儿,在当时英国人办的修道院长大,后来被一位中国翻译收养。到了新家庭后,养父母相继生了7个孩子。她从小就担负起了大人的责任,帮助照顾弟弟妹妹们。

后来,老人结婚了,但婚后没多久,丈夫就因为意外去世了。这给青年时的李竹卿不小打击,此后很多年没有再婚。直到50岁的时候,她才又找了一位老伴,这位老伴于1992年去世后,一生无儿无女的她就一直一个人生活。

张强和李竹卿的缘分,要从49年前说起。张强出生2个月的时候,母亲刘玉宏要上班,而父亲当时还在青海。经过熟人介绍,李竹卿来到这个家庭当保姆。

李竹卿看到这个可爱的婴儿,喜欢得不得了。年已半百有机会照顾张强,给老人带来许多心理安慰和精神寄托。

一家人看到李竹卿对孩子这么好,对这个保姆又尊重又感激。没过多久,索性让李竹卿将张强接回到了她自己的家居住。正是现在北仓社区里。

一朝当保姆,一生心牵挂

对于张强来说,北仓社区李竹卿家的老院子,也是他童年时候的乐园。“那时候我父母每个月给奶奶二三十块钱吧,这个钱全都花在了我身上。小时候为了给我补身体,她每天给我买一瓶羊奶;那时候鸡蛋很少,买了鸡蛋她不舍得吃,都让我吃;每天上学的时候,桌子上的铁盒子里总有一两毛钱,让他的童年生活很富足。”回忆起往事,张强内心充满了感动。

张强到了4岁多,开始上幼儿园之后,不再需要保姆的照顾了。而此时的张强和李竹卿,感情已经和亲人没有分别。所以每天放学后,张强不愿意回自己家,总是偷偷跑回奶奶家居住。有一次母亲强行拉他回家,他哭得一塌糊涂,看到这样的情形,刘玉宏只好作罢。

小时候的张强和奶奶感情非常好,刘玉宏说,她记得有一次冬天,张强看完奶奶,一回家就躺在地上哭。“他哭着说,你怎么不给我奶买个围脖,你看看我奶奶的脸都冻红了。”刘玉宏立即带着张强去商店买了之后,这才安心了。

“以前经常有人看见他俩就和我说,你儿子长得真像他奶!”刘玉宏说,很多邻居都以为他们是亲祖孙。

渐渐长大的张强大部分时候都和奶奶住在一起。24岁那年,张强谈恋爱了,女孩第一个见的,也是这位奶奶。

刚结婚的时候,张强的工作很忙,需要经常出差。“每次我出差回来,都是从大连坐船。每次我奶都在码头等着接我。”张强说,看到奶奶的那一刻,他的心也觉得回到了家。

张强结婚后没多久,李竹卿得到了一笔2万多元的补贴,这是老人多年来收到的唯一巨款。拿到钱之后,老人立即给张强买了个大金戒指。“有什么好东西她都给我,她每个月有1000多元补贴,她都攒着花不完。我30多岁的时候,她还给我发压岁钱。”张强说,奶奶这种固执的好,让他觉得无以为报。

结婚后第二年,张强的女儿豆豆就出生了,看到第四代降临,老人别提多高兴了,非常宠爱这位重孙女。“有时候我们说了女儿或者不给她零花钱,她立马就跑去找老太。准知道老太啥都依着她。”张强说,豆豆一直管奶奶叫老太。

你为我付出,我孝你到老

“我女儿上幼儿园之前,我们都住在一起。后来孩子大了,需要独立的空间,我就在外面买了三居室,给奶奶准备了一间,想着一起过去住,但是老人坚持不去。”张强说,回忆和李竹卿一起生活的日子,记忆里全是满满的感动。

虽然分开生活了,但是两边走动频繁,依旧和一家人一样。每到过年过节,张强就把老人接回自己的母亲家,一家人一起团聚。而每逢半个月,张强还会把老人接到母亲那边,让母亲带着奶奶去洗澡,换衣服。“婶就像是我的亲妈,以前她对张强是真好,可以说是两好换一好,现在照顾她都是应该的。”刘玉宏说。

张强小时候,李竹卿也将他当成朋友一般,为他讲述那些辛酸的过往。“奶奶命很苦,一辈子都很辛苦!”张强说。

李竹卿从小就是个孤儿,在当时英国人办得修道院长大,后来被一位中国翻译收养。到了新家庭后没多久,养父母就一连生了7个孩子。因此李竹卿从小就担负起了大人的责任,帮助照顾弟弟妹妹们。

结婚之后没多久,李竹卿的丈夫就因为意外去世了。这给青年的李竹卿不小的打击,很多年一直没有再婚。直到50岁的时候,再找了一位老伴,这位老伴于1992年去世后,老人就一直一个人生活。

在李竹卿50岁的时候,遇到了照顾张强的机会,对老人来说,这也给了她许多心理安慰和精神寄托。“这是我的孙子,强子!”上午的活动现场,老人因为听力不好说话不多,但这句话被她重复了好几遍。在张强的身边,老人看起来很安心。

老人年纪越来越大,张强也越来越担心,每隔几天就去家里看望。“他一直不愿意和我们一起住,以前她身体很好,但是现在我越来越担心。有时候敲门不开,我都特别害怕。”张强说。

去年有一段时间,他发现奶奶有点糊涂了,立即就收拾东西过去住。“可能是看见我比较高兴,她当天晚上就好多了。我在那住了一周。”张强说,这个星期他每天除了上下班,都在家里陪着奶奶说话,散步,好像又回到当年的感觉。就这样,老人的身体又好转了许多。

这些年来,老人的衣服基本上都是刘玉宏和张强妻子给买的。“每回我蒸包子,张强都来家拿。有一次拿了18个包子给他奶送去了。”刘玉宏说,这个习惯张强从小就有,他8岁的时候,还把家里的大米装在书包里,背着给奶奶送,因为他觉得奶奶喜欢吃大米。

老人一辈子身体很好,几乎从没有因病进过医院。但是最近这一段时间,张强发现老人的精神不如从前了。

张强说,最近他发现有一次老人做饭的时候忘了关燃气,特别危险,因为想了个办法把老人骗到了自己家里居住。“我和她说原先的屋子拆迁了,不能住了,她这才去。”张强说,奶奶到了自己身边,他终于放心了许多。

张强的父母都已经80多岁了,但是他们也十分牵挂老人,常常叮嘱张强好好孝顺老人。

“我经常说,张强,你对你奶多关心,她一个人没有别的亲人,咱们就是她的亲人。”刘玉宏说。而在上海上学的豆豆,也非常牵挂老太,每次回家都要去看望老人。

如今,老人已经逐渐适应了新家的生活,在这里过得很安逸。“我现在没有别的心愿,就希望她健健康康多活几年,在最后这段日子里过得幸福。”张强说。

知道祖孙俩故事的人无人不感叹,亲生的孩子不过如此。可对于张强来说,也许事情原本其实就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这是一个长寿的故事,也是一个让人感动和震撼的故事,它听起来像个“童话”,而这童话的名字就叫做“感恩”。

一个老保姆,一家,三代,这不是电影,而是用“感恩”书写的家风。

也许,“感动”原本就没那么复杂,也许“震撼人心”的力量原本就这样简单,“知恩图报”,本就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