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嵛英雄刘福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征文展示
2018-10-30 11:16:37    来源: 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管理办公室
80年前,在文登这片土地上爆发了一场永载史册的武装起义——天福山起义,打响了胶东抗战第一枪,成立了胶东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这支最初只有80余人的队伍,经过战争的洗礼,逐步发展成为共和国的四个野战军…

    80年前,在文登这片土地上爆发了一场永载史册的武装起义——天福山起义,打响了胶东抗战第一枪,成立了胶东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这支最初只有80余人的队伍,经过战争的洗礼,逐步发展成为共和国的四个野战军,为民族独立和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不朽功勋。

    天福山起义在同时期的起义中为什么会这么成功?原因之一就是有一支红军队伍为骨干,这支红军队伍就是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在土地革命时期,江北仅有两支队伍,一支是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另一支就是昆嵛山红军游击队。昆嵛山红军游击队的队员们依据良好的群众基础,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有力地震慑了敌人,扩大了党的影响。

    照片上是一张年轻英俊的脸庞,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如果不是那场血雨腥风,也许他现在也是一位战功赫赫的革命老兵,也许他现在正享受着儿孙满堂颐养天年的幸福,然而为了人民、为了革命,他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年仅21岁。他,就是血洒昆嵛山的红军游击队队员刘福考。

    1936年6月,在一次战斗中,他身中数弹,昏迷过去,被村民发现后背回家。苏醒后,他知道敌人一定会来搜查,就央求父亲,他说“爹,敌人快来了,我宁死也不当俘虏,你快用绳子勒死我吧!”刘福考让父亲把他受伤后藏起来的枪找出来,亲手交给组织。老父亲哪忍心动手!无奈之下,他只好把儿子背到祖坟地,颤抖着双手在树上系了根绳子,哭着离开了。父亲走后,刘福考自缢身亡。敌人搜到刘福考的尸体后,把他的头割下来,拿到汪疃集示众。刘福考的母亲哭喊着,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把儿子的头颅要了回来。回家路过河边时,母亲一边哭,一边捧着儿子的头,用河水为儿子洗了最后一次脸。哪一个孩子不是母亲的心头肉呵,作为母亲,她愿意为儿子做任何事!哪怕是死。可是现在,她能做的,就只是把儿子干干净净地带回家。

    去年初冬我们讲解员重走了“一一四暴动”的路线,来到了界石镇的闫家泊子村,那里是刘福考的家乡。在村东头的一座小房子里,我们有幸见到了刘福考的妻子王淑贞。得知我们是传承红色革命精神的讲解员,这位104岁的老奶奶便向我们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许多当年的故事。老人说丈夫牺牲的那一年她只有22岁,丈夫的死激起了她报仇的想法,于是她便填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说着老人便从柜子中取出了一个小包裹,打开后我们看到的是一张保存了八十年的非常完整的入党申请书,上面的时间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是1939年。老人说当时她之所以填写这份入党申请书只有两个简单的想法,一是想要为丈夫报仇,二就是想要过上幸福的生活,老奶奶拉着我们的手说:“孩子们,看到你们今天过得这样好这样幸福,我想之前所有的牺牲与付出都是值得的”老人将一生献给了革命事业,在战争年代她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勇斗士,在和平年代她是服务于基层的共产党人,老人家用她一生的奉献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的不忘初心与使命担当。

    昆嵛山红军游击队里,有太多像刘福考一样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战士,他们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也有太多像王淑贞老人一样的、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人民的共产党员。他们锻铸了一支钢铁队伍,成就了一场伟大的起义,让我们向用鲜血染红这片土地的革命先烈致敬!

来源: 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管理办公室
编辑: 孙美玲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闫剑波带队赴江苏、上海开展招商促进活动
  • 闫剑波会见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客人
  • “顺藤摸瓜”“链”上伙伴136家丨产业图谱招商见闻录②
  • 向“新”开跑“金光大道”!金猴服饰智能制造工厂启动试运行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