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蓝碳”威海样本惊艳国际大咖

2018-09-03 编辑: 宋倩

“蓝碳”威海样本惊艳国际大咖

——“蓝碳倡议”国际会议嘉宾考察我市“蓝碳”生态系统侧记

◎记者 匙亮 实习记者 初佳伦

8月28日,“蓝碳倡议”国际会议在我市召开,威海“蓝碳”走入全球专家学者的视野。

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蔚蓝的海洋不仅是各类资源集聚的宝库,也是有效固碳的超大存储库。依托良好的自然基础和条件,威海保护和利用“蓝碳”生态系统的工作,正随着全市打造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的步伐稳步向前。

8月30日,50余名“蓝碳倡议”工作组会议专家走出会议室,现场察看我市海草床、盐沼地等“蓝碳”生态系统。在考察中,威海作为典型的北方沿海城市,向国际专家“秀”出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专家们纷纷点赞我市“蓝碳”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开发工作。

外国专家研究海草房上的海草。
专家们现场观察现捞海草。

海草房:生态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房屋别致古朴,排列错落有致,高耸厚实的海草房屋顶,浅褐色中透着点点灰白;专家当天的考察第一站,来到荣成市东楮岛村,感受威海特色民居——海草房的独特风情。

以厚石砌墙,以海草苫盖,东楮岛村海草房的历史已超过百年。这类房顶不需要任何黏合捆绑材料加以固定,只要将处理过的海草苫盖屋顶,海草房就可以屹立百年不腐不倒,甚至很少需要修补维护。而海草在这其中发挥的作用,也吸引了许多专家的目光。

考察的人群中,西班牙地中海高级研究所副研究员Nuria·Marba非常兴奋:“之前我在丹麦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等地看到过海草房,没想到在威海又一次见到了它们。”

位于桑沟湾畔最东端,拥有9.8公里长的海岸线和300亩的天然赶海滩涂,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东楮岛村有各式海草房100多户600多间,是胶东地区海草房保留最完整的村庄之一,被誉为“国内生态民居的活标本”,2018年被批准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黄海生态项目培训基地。

海草在成熟后,被海浪卷上沙滩,再被村民用作房屋建设。这些原本即将走到生命终点的海草,经过当地人的再次利用,既装扮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也在不经意间保护了环境。

“这里的海草房在材料使用上与欧洲几乎相同。”Nuria•Marba说,虽然与丹麦相隔万里,但两地海草房在建设中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大叶藻。而这正是海草床生态系统的典型生物之一。

在自然界条件下,被冲上海岸的海草会被微生物逐渐分解。伴随着海草中有机物的消失,有机物内储存的碳也会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被释放到空气中。但将海草晒干用作屋顶材料之后,干海草的使用时间可以延长至十几年,甚至更久,这样一来,二氧化碳的释放速度也随之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固定了海洋中的碳,对于当地碳汇也有积极作用。”Nuria·Marba解释道。

边走边看,边走边说,行走在村落之中,海草房不仅让专家们看到了当地居民的智慧,也让他们看到了当地对于“蓝碳”保护的做法和努力。

东楮岛村海洋牧场展示厅前的空地上,第一次来到威海的美国弗罗里达国际大学博士James·Fourqurean的目光就被展示出的大叶藻所吸引。

“海草对水质净化、生物栖息环境、固碳能力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非常高兴地看到当地能够重视海草床和蓝碳的保护。”James·Fourqurean专攻海草研究,目前已有40年的研究经验。虽然到过很多地方,但他坦言,像东楮岛这样以个体形式利用海草的情况非常少见。“这体现出当地居民对于环境保护的深刻认识。”

专家的褒奖正是对当地推进生态保护建设的肯定。近年来,以发展乡村旅游为目标,东楮岛村全村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东楮岛村投资近亿元,实施岸线生态修复和综合整治工程,对1500米岸堤进行保护性修复,清理平整沙滩3万平方米,修缮海草房326间,铺设污水管网3300米,厕所改造186户。同时,村内与黄海水产研究所开展大叶藻保护及恢复转型技术合作,在东楮岛周边海域开展大叶藻资源恢复的相关研究,通过利用成体埋栽移植、框架法移植、种子移植等,累计移植大叶藻20万株,目前海域覆盖面积达2800亩,东楮岛海域大叶藻资源正在逐步恢复。

生态恢复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增长。2017年,全村接待游客28.3万人次,实现收入2300万元。身为海草床领域的专家,对于村落今后的发展,James·Fourqurean向东楮岛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既要修复我们曾经失去的,也要保护我们现有的。”他说:“海草生长对水质环境要求很高,但人类在陆上的一些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水质,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加谨慎地利用陆地上的水资源,保护当地水资源质量,从而使当地海草床生态系统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在爱伦湾海洋牧场,专家们观察鲍鱼长势。

寻山爱伦湾海洋牧场:“威海牧场”惊艳世界

当日上午10时,专家组一行来到寻山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的展厅和现场,进行实地科学考察。海天一线,大风自天际漫卷而来,所过之处,爱伦湾吹拂出粼粼波光。

和欧洲将捕捞业定位在“远海”以减少对生态影响的战略不同,我国海洋牧场作为一种渔业生态碳汇系统,主要集中在沿海近海地区,既利于产品打捞,也便于第一时间的水质监控和施策。现如今,我市已拥有东楮岛和寻山爱伦湾两个国家级海洋牧场。

“我是第一次见到海洋牧场。这在欧洲真的非常罕见,它太新颖了。”俯瞰着18000余公顷的寻山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英国班戈大学教授Hilary·Kennedy兴趣盎然。

寻山爱伦湾海洋牧场是我市最大的渔业生态碳汇系统。“碳汇”即碳分的汇聚固定,和传统养殖业不同,这里的渔业碳汇以“能自行维持的多营养级食物链”为最大特色。这种由多营养级生物构成的完整食物链,一方面可以节省人工投饵成本,扩大渔业产业效益;另一方面,系统通过动植物新陈代谢,吸收、固定碳分,形成优质的“蓝碳”效益。

在“蓝碳”系统的自我循环中,藻类、浮游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鱼类、贝类食用前者,并将碳分子以生物沉积的形式排解至海底;而海参、沙蚕等动物则以沉积物为食,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循环,可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总量,修复海洋生态,改良水质生态。

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副所长陈彬表示,从前,沿海地区近海养殖业发达,人们对海产品主要是从“可以吃”的角度来认识;而现在,人们认识到贝藻养殖带来的强大固碳功能,开始从自然生态修复、渔业碳汇等方面着手,为世界“蓝碳”发展作出贡献。

经研究证明,1吨藻类固碳达1.1吨,1吨贝类固碳达0.33吨。寻山爱伦湾海洋牧场每年固碳量多达11.8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2万公顷,是名副其实的生态产业。

在海洋牧场展厅内部廊道,海鞘、刺参、扇贝等鲜活的贝藻类生物一一罗列,更有一个微型的海洋牧场,引得专家们驻足停留,亲手接触。这些生物是渔业碳汇系统的重要组成,仅贝藻类的种类就多达30余种,布满了爱伦湾1万8千余公顷海域。每一秒,都在为世界“蓝碳”发展贡献“威海力量”。

产量丰、收入增、循环绿。时至今日,爱伦湾海洋牧场打响了优质水产品的招牌,更在社会、生态等方面实现效益延伸,实现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陈彬表示,威海是著名的沿海城市,水质优良,碳汇渔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而这次会议之所以选择在威海,不光是出于地域和产业的考虑,也因为威海在历年国家级生态修复和渔业碳汇项目中的优秀表现。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推介,把中国经验传递给世界。”陈彬说,通过这次会议,不光是以威海为示范,向世界推介中国的“蓝碳”贡献,对于威海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建设,也有一定帮助。

专家们在蓝碳科技实验室参观科研成果。

蓝碳实验室:“蓝碳+”有无限发展可能

海草房和海洋牧场记录了我市海草床生态系统建设的一个个脚印,而对于盐沼地生态系统,我市又是如何研究开发的?带着这个问题,专家组一行来到南海新区国家级众创空间智谷咖啡蓝碳实验室。

刚刚踏入广场,一丛灌木便吸引了众多专家的目光:工作人员在花坛当中开辟了一块空地,采用不同的水进行浇灌,试图探寻我市盐沼地标志性植物——碱蓬适宜的生长条件。

“蓝碳”生态系统的形式多种多样,我国仅海草床就有20多种,但它们的固碳效果并不相同。地貌、种类、生长条件等都可能会影响它们的固碳能力。这就需要科学家进行更多研究,获取更多数据支持。为此,2017年,蓝碳实验室应运而生。

占地400平方米的蓝碳实验室由南海新区管委投资建立,配备有激光粒度仪、酸碱滴定仪、多参数水分检测仪等设备,致力于海洋碳汇及海洋资源多层次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实验室将建设成为海洋碳汇领域国家公共研究平台,积极开展海洋碳汇各个分支领域基础研究,形成设备共享、大数据共享、信息互通的蓝碳研究体系。目前,已与黄海水产研究所、深圳嘉德瑞碳资产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就翅碱蓬碳储量及海带养殖碳汇方法学开发进行相关研究。

“人们总是希望我们能够尽快找到‘蓝碳’生态系统的各项应用,但当前盐沼地保护生态的机理和利用方式正在探索当中,我们能够了解的方式只有不断地实验。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逐渐发现未知。”参观过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海洋科技处长Salvatore·Aricò对蓝碳实验室给予了很高评价。他说,实验室是威海当地研究“蓝碳”的一项非常好的措施,这也将对盐沼地,乃至“蓝碳”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花坛里碱蓬安静地生长,实验室中却是一派忙碌景象:各种仪器和瓶瓶罐罐之间,碱蓬籽被工作人员收集起来,经过多步的加工处理后,成为晶莹透亮的食用油。

随着“蓝碳”概念的深入,南海新区在注重生态保护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它的经济价值。

“碱蓬的种子可以榨油,不饱和脂肪酸很高;其叶子在一定时期可以食用,大规模碱蓬更是可以成为旅游资源。”复旦大学教授李博介绍,以碱蓬为例,在保护生态的同时,食用价值、经济价值都可以通过实验室进行研究,“蓝碳+”可以有无限发展可能。

“现在规模可能还比较小,经过足够的研究后,威海可以尝试大规模生产,让碱蓬成为一种产业,让不起眼的植物成为资源,把它们的价值充分开发出来。”李博对“蓝碳+”充满信心。

而蓝碳实验室只是当地“蓝碳+”工作的一部分。为充分发掘当地“蓝碳”价值,南海新区已开始蓝碳大厦的建筑步伐。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蓝碳大厦打造集全球蓝碳博物馆、国家级蓝碳实验室、蓝碳国际会议中心、蓝碳工程技术中心、全球蓝碳智库、全球蓝碳交易中心等于一体的全球蓝碳综合性研究基地和蓝碳孵化器,为蓝碳专家提供办公、科研和学术交流的工作空间。

目前,大楼主体框架正在建设,将于近期主楼封顶。国家级蓝碳实验室正在建设,其中,蓝色创业谷海洋生物实验平台已完成装修并开始采购设备,预计年内完成300万元实验设备安装。

在南海新区昌阳河湿地,外国专家正在取看盐地碱蓬泥样。

盐沼地:滨海“红地毯”具备大价值

看过蓝碳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专家们的下一站来到南海新区盐地碱蓬滨海湿地示范区。微风里,大片碱蓬为原本灰色的泥土点缀上美丽的粉红色。

说得再多,不如身体力行。专家们最期待的,便是有机会近距离探寻环境秘密。这片常人眼中的烂泥塘,却是专家们心目中的一畦“宝地”。站在盐沼地边,各位专家已经跃跃欲试。

昌阳河下游的这片盐地碱蓬滨海湿地占地25.63公顷,其80%的部分被自然生长的碱蓬所覆盖,这里人类活动较少,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善,拥有着鱼类、贝类、水草等众多生物资源,是我市盐沼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研究的典型案例。

专家们穿上靴子,走进盐沼地中,像寻宝一般仔细查看着脚下的一草一木。深一脚、浅一脚,泥泞难行,但这丝毫没有阻碍专家们考察的脚步。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James•Morris就是其中的一员。

盐沼地能有什么价值?听到这个问题,James·Morris如数家珍,一一介绍起来:“盐沼地中生长着许多独特的植物、微生物。它们之中蕴含着丰富的碳资源。以他们为食,许多鱼类、贝类等生物在这里繁殖。”

James·Morris说,盐沼地为许多海洋生物体提供了生长居住的环境,也成为生态系统固碳、碳循环的重要方式。而除了生态保护,盐沼地对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James·Morris介绍,以碱蓬为代表的盐沼植物可以固定水中的泥沙,经过多年沉积,这些泥沙会逐渐成为陆地,为人类和当地生物带来新的居住环境。而且当如台风等恶劣天气到来时,盐沼地能够吸收其中的能量,成为海岸边的一道自然“堤坝”,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人类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

据统计,沿海湿地固碳速率约为每天2克/平方米,年平均净固定二氧化碳量24吨/公顷左右,相当于燃烧7.5吨标准煤的排放量,对解决温室气体排放意义重大。

盐沼地中,专家们仔细查看着脚下的一切,对着采集上来的泥土样本交流得热火朝天;而在岸上,将这片示范区一览无余的李博,则从另一个角度,为发展盐沼地的其他价值提出了建议。

“虽然这片示范区还比较小,但其价值不可估量。”他说,盐沼地在我国亚热带、温带地区都十分常见。对于示范区的开发利用,南海新区乃至威海都可以借助国内先进经验,探寻海岸盐沼地的更多价值。

“盘锦拥有我国最大的盐沼地碱蓬群,如今,当地政府通过保护、修复和合理开发,已经将它打造成为旅游景点,威海完全可以借鉴。”李博说,盐沼地的植物群落完全可以作为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旅游资源开发,而一旦旅游产业形成规模,也势必将带动周边交通、商业等产业发展,实现全链条发展。

专家们在金花河湿地公园考察湿地生态环境。

五垒岛湾国家湿地公园:万亩湿地翔鸥鹭

天色欲晚,夕阳垂照,专家组一行驶向南海新区五垒岛湾国家湿地公园时,芦苇荡畔惊起数只鸥鹭。旋而,除了流水与风声,这片万亩湿地再次恢复自然的静谧。

“‘蓝碳’的建设和湿地保护密不可分,湿地功能远远多于‘蓝碳’。”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仝川说,湿地作为“蓝碳”生态系统之一,固碳功效类似于盐碱地,但其概念凌驾于“蓝碳”之上。除了“蓝碳”生态系统固有的固碳功能,湿地还能作为候鸟的栖息地。

作为五垒岛湾国家湿地公园的重点恢复重建区域,金花河湿地公园的主河道恢复工程已经完工。南海新区以保持与修复为两条主线,投资8444万元恢复湿地;在尽量保留原始地貌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采用环境友好型植物及本土植物,迅速与原有生态环境相融合,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湿地公园。

草长绿水缓,天低飞鸟疾。到今天,占地112公顷的金花河湿地公园一片生机盎然,路径上大石砌型、灌木嵌缝,相映成趣;湿地中也有大花金鸡菊与连翘、碱蓬、黄菖蒲等水生耐盐碱植物连缀成色,不仅达到湿地公园的景观效果,更吸引了300余种鸟类栖息,成为附近居民的休闲好去处,实现该湿地蓝碳、休闲、候鸟栖息等多样功能的齐头并进。

“政府和公司确实下了很大功夫来恢复这片天然湿地。”在考察之前,仝川对这里做足了功课,他说,之前由于缺乏规范性管理,这里环境景观性差且容易荒芜。而现在通过大规模治理,已称得上优质的“蓝碳”生态系统。

三河交汇,湿地万亩。在香水河、金花河、昌阳河三条河流及五垒岛湾潮的共同浇灌和人为修复下,这片北起昌阳河小洛村段,南至五垒岛湾0米等深线最南点,西达金花河才院村段,东抵昌阳河入海口东岸的偌大湿地缓缓形成。

如今,极目远望,河水流清,沙柳映翠,五垒岛湾国家湿地公园已成为我市首个国家湿地公园。据了解,当初建设五垒岛湾国家湿地公园,是为通过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立河流入海口滨海区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体系,以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保护和丰富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最终形成生态、社会及经济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为山东半岛滨海区域河口湿地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供优质示范。

而在这次“蓝碳”系统实地考察中,专家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五垒岛湾地区湿地的“蓝碳”功能,从而推动对湿地的保护。由此,仝川也对我市“蓝碳”系统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蓝碳产业目前刚刚起步,还有许多技术瓶颈。不要一开始就追求太多‘高大上’的东西,目前要脚踏实地,根据威海特点,将‘蓝碳’与湿地恢复、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相结合,才能将更好的‘威海蓝’展现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