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起一条创新链的龙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关注民生
2019-01-18 09:01:17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传感系统能不能调整下相关参数,在标准误差的基础上,再缩小一下,使得无人船在水中运行时,更加精准地实现靶向地接……”1月11日上午,在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六楼,创业园总经理梁景凯与无人船研发团队在围绕无人船的市场推广做最后的调整。

1大创新中心落户竣工、3大科研平台实现投产、数百个高精尖完成转化……

昂起一条创新链的龙头

威海新闻网1月18日讯(记者 李文思 通讯员 王锡祺 张磊)“传感系统能不能调整下相关参数,在标准误差的基础上,再缩小一下,使得无人船在水中运行时,更加精准地实现靶向地接……”1月11日上午,在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六楼,创业园总经理梁景凯与无人船研发团队在围绕无人船的市场推广做最后的调整。

梁景凯所说的无人船,亮相市场后,将为威海打造“智慧海洋”注入新鲜血液。

“相比传统船只,无人船最大的优势便是定位更精确,传感系统更灵敏,可按照预设任务自行完成各项水上作业,不仅节省人力成本,还提高水上作业效率。”指着手机上播放的无人船运行视频,梁景凯满心骄傲。

以海参捕捞为例,每年春秋时节是海参的收获季节,想要品尝到新鲜爽口的海参,需要蛙人反复下潜捡拾,但受水上水下反差压强的影响,每一次下潜都会给蛙人带来不小挑战。同时,受限于蛙人水下作业的熟练程度,使得一次性捕捞数量下降、捕捞成本攀升。

“采用无人船进行定位捕捞,可有效解决水压对人体的影响。借助机械作业的统一性,扩大捕捞面积,减少反复下潜的成本,提升捕捞效率。”梁景凯介绍。

配合海参捕捞只是无人船应用功能的众多优势之一。随着无人船的推广使用,将在海洋牧场建设、海洋资源探测、海洋大数据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无人船成功转化的背后,离不开强大科研团队夜以继日的奋战,更离不开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在平台政策上的支持。“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具备优越的学科及科研资源,产业化项目众多,对威海创新发展起到很好的助力,有利于打造‘高校-企业’协同创新的生态圈,推动高质量发展。”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几年前,苦于缺乏成果转换的条件,许多产业化项目只能沉睡在实验室内。

为此,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经前期调研,围绕发展特点,建立投资项目库,以资本为纽带,实现专项基金投资突破,有效解决了成果转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后顾之忧。

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结出的累累硕果,是我市加快区域创新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按照强化创新驱动的目标要求,我市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尊重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依托工信部综合研究中心、国家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和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等资源,集中力量打造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逐步构建起“1+3+N”创新格局,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打造产学研合作的密集区、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据了解,“1+3+N”创新格局中的“1”, 即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目前一期工程2.7万平方米已建成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施工正在加紧进行,年底可完成基础施工;“3”为工信部综合研究中心、国家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和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三大创新平台。其中,工信部威海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已建成“暖温带海洋大气环境试验站”;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一期工程即将交付使用;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的中心大厦试车间正在进行设备采购,孵化厂房已建成。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成立以来,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始终按照政府引导、资源整合、共建共享、辐射带动的原则,集聚政府、高校院所、骨干企业的创新资源,做实“1”、做强“3”、做活“N”,逐渐成为活跃在产学研一线的创新主体,“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的创新协同发展格局雏形尽显。

“依托现有三大公共创新平台,中心将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广聚科技资源,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为服务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强力支撑。”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编辑: 宋倩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市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举行
  • 威海61个重点文旅项目加速推进
  • “科技春耕图”在威海大地铺展
  • 上新了,威海打卡点丨22万余株郁金香绽放成“海”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