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产业洼地” 打造“振兴高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关注民生
2019-07-13 09:30:02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拥有全国首家西洋参交易中心,产业财富数字多以亿计,6个产业链项目在1个月内集中开工……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将这样的产业场景与1个乡镇挂钩。在文登区张家产镇,传统的乡村产业印象正被刷新。

培育“产业洼地” 打造“振兴高地”

——探访文登区美丽乡村的产业振兴路径

◎记者 蔡君君 通讯员 张小寒

拥有全国首家西洋参交易中心,产业财富数字多以亿计,6个产业链项目在1个月内集中开工……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将这样的产业场景与1个乡镇挂钩。在文登区张家产镇,传统的乡村产业印象正被刷新。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但相对于城市,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着载体和各类资源的限制。”文登区相关负责人说,“先天不足后天补,我们以基层首创为主力,因地制宜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推动乡村产业无中生有、有中生优、由弱变强,把文登乡村培育成‘产业洼地’‘振兴高地’。”

依托特色资源

发展乡村“新六产”

7月8日,在文登区张家产镇区,中国西洋参博览园、中国西洋参产业研究院等西洋参产业链项目建设现场热浪滚滚。不远处的张家产镇政府,一册西洋参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在镇党委书记柯华强的手中也翻出了热度。

“我们要构建一个‘空气’中都是参味儿的新版图,让西洋参为核心的‘新六产’充分融合、互促共进。”柯华强说,依托西洋参资源优势,张家产镇将深入推进标准化种植、多元加工集聚、现代物流交易、智慧生产展示等“新六产”功能区建设,打造一座产城融合、以镇聚产、以产兴镇的西洋参特色小镇。

毗邻张家产镇的宋村镇,瞄准绿色蔬菜种植优势的“新六产”融合提升之路,走得分外笃定。“我们现有绿色蔬菜种植面积1万多亩,每天本地蔬菜流通量在700吨以上,年交易额高达20亿元。”宋村镇党委书记张永解说,他们在建立蔬菜协会、打造四季红现代农业园为代表的蔬菜种植示范区的同时,依托家家悦食品加工园区加强二产项目引进,全面启动了蔬菜交易市场的全面改造和智慧型升级。

特色资源为引,深融“新六产”,正为文登乡村产业振兴发酵出一片新天地。

布局上,突出“规划+”“特色+”“旅游+”,布局一批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实施上,坚持镇级领跑,借鉴西洋参产业发展思路,一批特色产业强镇强势隆起。在米山镇西铺头村,村集体投资打造休闲农业产业园,无贷款投入已超1.5亿元,项目总投入预计将在4亿元以上,村集体年经济收入已突破1000万元。

当下的文登,在村一级已裂变出米山镇西铺头村等为代表的党建引领模式,葛家镇下卧龙村等为代表的社会资本带动模式,高村镇沙柳村等为代表的合作社带动模式,米山镇西山后村等为代表的资金整合模式等一系列“接地气”的乡村产业振兴模式,为文登乡村“新六产”融合提升注入了更多活力。

着力构建新型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产业振兴,有资源、有基础的乡村显然跑得快些,但对不具备这些条件的乡村而言,如何在产业赛道上起跑?

站在高村镇虎山村北侧土地规模流转片区,村党支部书记孙显武腰杆挺得笔直:“村里规模化流转200多亩地,其中100亩引进早熟大樱桃,土地增了值,村集体和村民都跟着拿租金。另外100亩由集体托管经营,每亩净收益可确保300元。” 这个曾经的省定贫困村,在2017年土地流转后,村集体固定收益每年都超过8万元。

对土地挖潜,文登打通了一条乡村产业振兴的普适性道路。“土地就是农村最好的资源!我们着力探索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此全面激活土地所承载的普惠性能量。”文登区相关负责人说。

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连片农田上,才更容易理解“土地”对于乡村产业振兴的意义。“村里原来主要种玉米、花生、小麦,每亩毛收入大约1200多元,没多少赚头。”孙显武说。

系统解决乡村振兴的“钱、地、人”问题,是文登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创新所在。高村镇率先试水这一模式。“村级,依托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在各村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根据地况以保底价流转村民土地,每村集中成100亩以上的规模化土地。镇级,建设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运作高田大地、高田劳务、高田农业、高田粮油、高田农旅五大功能板块,承接村级土地,做增收文章。”高村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王金生说,依托平台及各功能模块,各村整合起来的规模土地“加持”上了土地检测、农机服务、农资供应和技术跟踪服务等一系列配套社会化服务功能,再由“高田大地”模块对外招商,成功后土地增值的部分按70%分红给农户,30%给村集体,溢出土地归村集体所有、土地入股受益。

土地不仅成规模,还有配套,自然分外抢手。王金生说,不到两年,他们已陆续引进了黑小麦、中草药、田园综合体等14个“现代农业+”项目,带动农民人均亩收入增加300元至500元不等,村集体每亩收益90元至300元不等。

“增收套餐”里还有“硬菜”。对暂未招商成功的土地,镇上鼓励村集体经营,依托“高田农业”模块,以“全程垫资 收后还款付息”方式全托管运作种植项目。“以往种地,扣除口粮一年还挣不上三四千,现在咱3.5亩地的流转收入每年1850元。还能在村里农业项目上打工,去年和媳妇一人挣了三四万。”高村镇沙柳村村民孙德智掩不住喜悦地说。

如今,文登已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乡村振兴“十项工程”,整合区镇村三级资源,区级主要抓统筹,镇级重点抓平台,村级突出抓改革,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实现了全覆盖。

把品牌建设作为质量兴农的重要抓手

7月6日,第四届山泰生态园油桃采摘文化节在宋村镇山泰生态园开幕。头顶第十五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参展农产金奖等系列明星光环,300余亩山泰露天油桃引燃园区休闲游热情。

“我们有‘山泰桃’800余亩、近20个品种。”山泰生态园副总经理梁航说,这几年,在“山泰桃”的高人气带动下,生态园年接待游客突破20万人次。

西铺头村的草莓也是“明星”。“白雪公主”“京桃香”等优质草莓品种在世界草莓大赛和中国草莓大会上屡获金奖,一斤草莓卖到50元。西铺头村党支部书记于海峰说,早在2016年,基地就与青岛农业大学“草莓教授”姜卓俊建立了合作关系,还牵手北京林业大学的专家,定期为草莓“把脉”。“总面积只有15亩的草莓生态种植基地,一季就有220万元的收益。”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看品牌。作为乡村振兴“十项工程”之一,文登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工程”,把品牌建设作为质量兴农的重要抓手,着力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以打造“文登精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主线,文登加快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明星个体品牌”农业品牌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以奖代补良性扶持机制、运行机制,每年评选推出一批特色化、标志性文登名品进行重点推介,扩大“名品文登”的影响力。突出特色优势,深入挖掘特色农产品品种,大力实施特色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塑造工程,形成产业成带、产品集群发展的良好格局。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文登通过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模式,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推动农业信息化反哺农产品牌。

“去年我们获评‘中国西洋参之都’,今年又接连入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价值榜、省优质产品基地品牌价值10强两项榜单,品牌价值跃升至116.43亿元。我们要总结经验,培育更多农产品牌,照亮乡村的产业振兴路。”文登区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编辑: 宋倩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市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举行
  • 向“新”开跑“金光大道”!金猴服饰智能制造工厂启动试运行
  • “顺藤摸瓜”“链”上伙伴136家丨产业图谱招商见闻录②
  • 威海东城路夜市开市时间定了!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