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威海新闻网讯 “十四五”的五年,是非凡的五年。威海在能源领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我们正在努力构建的是一个更清洁、更高效、更安全的现代能源体系。当前,二十届四中全会又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这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工作指明了主攻方向。今天“走在前挑大梁非凡十四五”系列报道,就带您回顾这段为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的能源变革。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位核电领域的大国工匠。
段琰璞,国家电投集团国核示范高级工程师,中华全国总工会大国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安全生产示范岗带头人。
位于山东荣成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承载着中国三代核电自主化的战略使命。2016年,段琰璞带着对三代核电自主化的憧憬来到国核示范,作为首个调试总包项目,面临“六新”叠加的挑战。新系统、新设备,没有成熟经验可循,管理体系一片空白。

国家电投集团国核示范高级工程师段琰璞:第一次干,心里也是没有底的,尤其是三代这种新技术,当时考虑就是说怎么样能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充分一些。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段琰璞做了一件业内从未有过的事——将“复盘、推演、演练”系统化,嵌入调试准备的全过程。
段琰璞:调试是工程建设的最后一个环节,这个过程不能重来,所以说我们也是提出了这种复盘推演演练,充分暴露各个环节中的问题,然后确保我们机组后续安全稳定运行。
这套独创的方法论,如同为核电调试工作筑起了坚实基础,让团队在一次次“预演”中磨合成型。而当真正的考验来临,他们已准备万全。
能量输送装置,在整个核电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突然“罢工”,进度告急,压力,瞬间堆满了段琰璞的肩头。
段琰璞:就像是有东西卡在脖子上,然后都等着你这一块处理完。
关键时刻,段琰璞立即牵头组建专项组,对能量输送装置展开“解剖式”分析。72小时,上千组数据。他们像侦探一样,在海量数据中搜寻着那个唯一的真相。
原因锁定后,他和团队又搭建测试平台,模拟各种极端工况,反复验证,最终优化出一套全新的闭环测试方案。这一战,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诞生了1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
段琰璞:调试工作应该说是需要守正创新,首先要守住我们核安全文化,在守住内部规律之外,我们要进行创新,来提高我们的效率,降低人员失误的风险。
每次面对急难险重的问题,国核示范都会成立先锋队。2024年9月,示范工程迎来一次关键大型联合试验,这是对核电厂的一次“终极体检”,涉及215项任务、2125步操作。段琰璞作为攻坚队长,提前一年就开始策划,把任务分解到人,组织3轮推演、2次实战演练,反复打磨团队的协同能力。
段琰璞:2125步操作,都是一步扣一步,一环扣一环的,如果有任何一步出现问题,可能都导致我们这个实验要停滞,既然做了先锋队队长,就要坚定的信念就是说我一定能成功。
试验开始后,段琰璞全程坚守一线,带领团队三天两夜连续奋战。最终,2125步操作,无一失误,任务圆满完成。
当世界安静下来,支撑着大国重器平稳运行的,除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骨架,更是这些深植于守护者心中的信念。
段琰璞:工匠精神其实把用核电的话说就是严、慎、细、实,刻到我们每个人的骨子中,刻到每一项工作中,用一句比较流行的话说,就是让每一个螺丝钉都知道为什么要拧三圈半。
五年,一千八百多个日夜。段琰璞匠心守护着我们的大国重器,目前,国核示范核电工程已取得关键性进展。但“十四五”这五年,威海绘就的是一幅更为壮阔的“多能”交响画卷。在这幅画卷上,不止有核能,还有风电、光伏、智慧储能等等。这些力量的交融共鸣,也为我们下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威海,是全省率先集齐“核风光储蓄”新能源类型的地级市。五年,一个个载入史册的能源项目在威海山海间拔地而起,它们按下了威海绿色能源发展的“快进键”。
2023年秋,山东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文登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它如同一个“超级充电宝”,有效提升了电网的调节能力。
2023年9月19日,胶东地区首座,文登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发电。
同年寒冬,全球首座四代核电技术特征的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正式商运,标志着中国在核能领域站上了世界领先舞台。
2023年12月6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标志性成果,全球首座具有第四代核能技术特征的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商业示范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2024年春末,胶东半岛装机规模最大的电化学储能电站——成山京能电站并网,它在全省同类项目中实现了“三个第一”,展现了威海速度。
2024年5月17日,胶东半岛装机规模最大的电化学储能电站-成山京能储能电站正式商运,全省第一个获批电网接入、第一个开工、第一个并网发电。
2024年深秋,我国单体最大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在乳山海域全容量并网,这片“白色森林”年发电量可达数十亿度。
2024年10月26日,山东半岛南U场址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
进入2025年,国内首个百兆瓦级飞轮储能在乳山并网,这项尖端技术如同给电网配备了毫秒级反应的“闪电侠”。
2025年7月31日,乳山贝肯飞轮储能独立调频电站一期项目成功并网,标志着真空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五年的扎实耕耘,结出了丰硕成果。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非化石能源装机926万千瓦,占比高达76.9%。新能源产业作为威海八大产业集群之一,增势强劲,截至今年八月,营收已突破250亿元,同比增长超20%。2个县市产业园获评省级绿电产业园试点,3个区市获评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和国家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引领产业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乳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栾频表示,这五年,最直观的就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五年前,海上风电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一个完全空白的产业,现在,一个覆盖风场开发、整机及核心零部件制造和高端运维的完整产业链正在乳山已经快速崛起。它不仅是一道风景线,更是乳山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和“新前景”。
国网新源山东文登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安全总监丛中方说,这五年,他们坚持科技创新,收获了八十多项成果和专利技术,其中四项为行业“首次”;坚持践行“两山”理念,修建了全长9.5公里的上下库连接公路,采用了TBS(植被防护技术)技术,与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紧密衔接;攻坚克难,电站顺利投产,为胶东半岛区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新能源就地消纳,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核心调节作用。
华能石岛湾核电运行专工、齐鲁工匠黄鹏表示,他最大的骄傲,就是参与了世界首座第四代核电站从“零的突破”到“国家名片”的建设过程。这五年,他们创新开拓、攻坚克难,掌握第四代核电建安、调试、运行技术,这是质的飞跃。不只是建了一座电站,更夯实了我国核电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根基。
不同岗位,共同的守护。他们,是这幅能源宏图最生动的注脚。这五年,威海的能源发展真正展现了何为“走在前”,何为“挑大梁”。面向未来,我们将以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在这些成就的基础上,向着“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目标迈进,开启一个更加绿色的未来。(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戚冬伟 鞠洪业 滕飞 乳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