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印象威海
威海守艺人·锔瓷:残瓷造化,遇锔重生
来源: 掌上威海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 2019-04-08

    编者按

    手艺人,曾经用自己的手艺与智慧,受到尊敬敬仰,如今机械代替手工,这些老手艺也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

    但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手艺人变为守艺人,穷其一生只为坚守古老的行当,他们的付出与坚持不应当被遗忘。《守艺人》栏目带您一起探寻威海守艺人的故事……

    做了半辈子“粗活”的耿海胜从未想过。

    有一天,他能够站在中国最高学府之一的清华大学讲台上,跟最有文化的一群人分享着自己的活计——锔瓷。

    “巧从心头起,妙在手中生。”是耿海胜对锔瓷这门手艺的精妙总结。

    锔瓷,起于巧、落于秒,于细微处见真章。

    “锔瓷不仅能修复破碎的器物,变换成另一类独具观赏和艺术价值的瓷文化工艺美术品,还能将其身上承载的情感更长久的传承下去。”耿海胜为学生们讲述着他对锔瓷的理解。

    一个金刚钻,几颗锔子,于千年里,悠悠荡荡,浮浮沉沉。在锔瓷匠人的手中,让“破镜可重圆,覆水亦可收”。

    锔瓷,修补的是器物,延续的是情感

    瓷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器物,如果家里的瓷器破了碎了,你会怎么办?

    相信大多数人会说,扔了呗。但是这样的想法是绝对不会被我们坚信“惜物保福”的先民们所采纳的,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瓷器可是非常精贵的,面对“弃之可惜,留之无用”的碎瓷器,古老的锔瓷手艺应运而生。

    而这门手艺起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只知最早见于宋代张择端德巨型手卷《清明上河图》中的一处锔匠做活的一幕,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随着中国瓷器业的兴旺发展和延续,锔瓷这一行当逐渐形成了山东、河南、河北三大门派。

    虽然三大门派所持的金刚钻形状不同,操作不同,但是打孔钻头的材质却是一样的,都是钻石或金钢石,锔钉也大致相同,只是钉脚不同而已,锔瓷的过程也大同小异。

    “传统匠人使用锔钉多为三颗、五颗、七颗等,因为从传统说法来讲,单数为阳,双数为阴,所以锔钉的数量也有所讲究。”耿海胜指着锔好的瓷钵为我们讲述到。

    “这种老物件我都会尽量少的进行修补,让他能保持原有的风貌,更长久的维持最美的姿态。人会一代代的更迭,但器物所承载的感情,却会久远地传承下去。”

    看着与钵体浑然天成的锔子,我忽然能体会到耿海胜作为匠人,对于物件的用心与细致,他体会到的器物所承载的感情,也在这一钻一锔间,得以延续。

    悠悠历史长河,时间的车轮亘古不变的慢慢碾过,留下深深的车辙印记,这印记中流淌着的,是芸芸众生的相思与情感,传承下来的器物,同样是这绵绵情感的载体。

    传承,我能做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锔瓷

    锔瓷手艺经过一段时间的蛰伏,现在重新被新一代的年轻人所认知和熟悉,为了锔瓷手艺的发展和传承,耿海胜想了很多,也做了很多。

    “家里三辈都是锔匠,1989年从威海锡镶厂出来之后,我就想捡起锔艺,老父亲很反对,觉得不挣钱,不能养家糊口。”说起旧事,耿海胜还是有些无奈。

    “但是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传统手艺已经受到重视,正是应该大力发展的好时候。”他心里非常清楚,传统的修修补补对于锔艺的发展和传承是没有太多帮助的,只有工艺的发展和衍生品的丰富,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锔瓷,才能让这个手艺更好的传承下去。

    铜盘之上,一朵精致灵动的荷花摇曳身姿,一壶清茶就是最好的搭配。这个“一枝独秀”就是耿海胜正在研究的衍生艺术品。“你看这个荷花不仅可以观赏,而且这个壶盖也可以放上去,既美观又实用。”

    耿海胜的作品,大多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他创作的“渔船茶匙”也是如此。

    每天早上耿海胜都会在海边走一遭,来来往往的渔船就给了他创作的灵感。船身样子的茶钵,船桨样式的茶匙,以及匙身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弧度曲线,都让这个“渔船茶匙”既特别又特色。

    “威海是个海滨小城,渔民对于大海和渔船都是有特殊的感情,这个渔船造型的茶匙,也是寄托了海滨儿女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载着民族和家庭的希望。”耿海胜介绍说。

    耿海胜不是一个只会闭门造车的手艺人,他与时代共进步,敏锐地抓住了“研学游”这一机遇。“以后我想打造一个大的研学游项目,让孩子亲身体会什么叫‘千锤百炼’,什么是咱们中华的传统文化,传统手艺。”

    耿海胜说:“我对我的学生们说过,虽然你还不是非常了解锔艺,但是你来了、看了,就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通过这种传承,就能提高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感。”

    在传承锔瓷这门手艺的过程中,于国于家,耿海胜都多了一份责任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锔瓷手艺的同时,他也在不断宣传威海传统的风物特色。

    在耿海胜的民俗馆里,摆放着一件件充满威海味儿的物件,农村收来的门、老辈子的桌椅板凳、还有墙上非常抢眼的“供销社海报”。

    耿海胜说:“我想让来我这儿参观学习的外地人,在了解锔瓷的同时,也了解威海的传统风貌。”

    锔钉,看似简单,实则考究精细

    在外行人看来是“残次品”的破碎瓷器,在耿海胜眼里却是不可多得的宝物,缝缝补补间,千年前的情感在耿海胜的手中继续流淌。

    第一步就是找碴,对缝,对破损的瓷器恢复原状,准备修补。

    第二步定位点记,根据瓷器的纹饰结构以及样式张合位置和位点,以及锔钉数量和位置。

    第三步就是打孔,用金刚钻打孔。打孔也是对锔瓷人的一大考验,打孔时都是毫厘之差。

    第四步锔钉,锔钉制作体现手艺人的水平,锔钉的韧性和制作锔钉的水平,也决定着锔补器皿的使用寿命。

    第五步用鸡蛋清和瓷粉调和补漏,防止瓷器漏水,这样完整的锔瓷就完成了。

    小铃叮叮当当的声音,从巷子的远处传来,伴着“锔瓷锔碗锔大缸”的吆喝声,锔瓷匠人们用脚步丈量了每一条大街小巷。

    他们手中修补的是一件件破碎的瓷器,是中华儿女“惜物保福”的传统观念,是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也是器物中寄托着的独特情感。

    正是因为有了像耿海胜这样的守艺人在,是他们的默默坚持,与不断付出,才使得锔瓷手艺,在千年后,仍然熠熠生辉。

    “为了锔瓷这个老手艺的发展和传承,我会在这行,坚持走下去。”耿海胜说。(文/于喆 图/刘彬 视觉/吕丹妮 版权归威海新闻网及掌上威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