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登区

“参田愚公”牛劲足,40年“种”出致富参都

2021-04-06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城市客户端
  一粒种子落地生根,究竟能结出怎样的果实?
  64岁的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王文水用40年的辛勤耕耘告诉我们,种下一颗为民、惠民的“种子”,可以让山沟换了天地、百姓挺直腰板,让贫瘠的土地上崛起一座“中国西洋参之都”。每年,占全球总产量约23%、全国总产量六成多的西洋参从这里运出,8000农民靠着种植西洋参富了起来,文登西洋参品牌价值达116.43亿元。
  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何以能翻开我国西洋参实现大田种植的新篇章?“一个人带动一个产业”的背后,是一颗拥有43年党龄老党员“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的初心,是一种“愚公移山”般的执着坚守,是一个发扬新时代“三牛”精神的生动写照。而今,王文水已64岁,他依旧每天踩着一双解放鞋,不是在西洋参基地里研究新品种,就是在为村民张罗振兴实事,继续书写着文登西洋参传奇的新故事。
  返乡为民孺子牛
  ——扎根山沟,头拱地要让山村变个样
  3月中旬,距离西洋参发芽还有一个月,这应当是文登区张家产镇口子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文水一年当中最闲的时候。
  不过,王文水可闲不下来。这不,在双顶山上的参源馆旁,他指着几垄刚种下的西洋参对来参观的孩子们说:“都说‘参花红’,但其实参花是小小的白花,并不漂亮。不过,花谢了之后,就能结出透红的果实。”
  海拔317米的双顶山,是文登西洋参的发源地。在这里,王文水和岳父王继振种下了改变山村面貌的一颗颗“金种子”。
  站在山上,一眼就能望见红瓦白墙、棋盘一般的口子李村。而在40多年前,口子李却是个有名的穷山沟,村里只有46户人家和300多亩山礓地,人均年收入只有二十几块钱。
  王文水就出生在这个小山村,两岁赶上“三年自然灾害”、5岁那年父亲病故,在他的记忆里,冬天外边下雪的时候,家里屋中也下雪,雪花从破旧不堪的房顶和窗户飘了进来。19岁那年,不甘就这样过一辈子的王文水在村党支部的推荐下报名参了军。
  父母都是党员,王文水从小人穷志气高。进入部队后,他迅速成长为一名兵尖子,并把周末时间全部用来学雷锋做好事,到炊事班帮厨、清理猪舍,帮战友理发、补衣服等等。不到两年时间,就因表现优异光荣入党。
  1979年冬天,结束服役的王文水回到家乡。把行囊放下的那一刻,他的心比冰冷的炕还凉。母亲已经去世,他在空荡荡的房子里眼泪直流。但他很快就振作起来,“走了4年,村里一点没变样,党和部队培养了我,我不能啥也不做!”
  王文水毅然放弃了民政部门安排的稳定工作。那天,他站在村头环顾,暗自许下了诺言——“就留在村里,头拱地也要让村子变个样,让乡亲们富起来!”
  一个二十出头的愣头小子,有啥本事能实现诺言?王文水左思右想,决定去请教村里对中草药育种、种植颇有钻研的王继振,并向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王继振听后非常高兴,这和他不谋而合:“文水,中草药种植经济价值高,准能带着大伙致富。”
  此后,勤奋好学的王文水不仅成了王继振的得力助手,还成了他的乘龙快婿。两人引种了沙参、人参、黄芪、怀牛膝等几十种中草药,培育出的“文黄11号”亩产高达1000斤。
  种参大户田民国,是王文水的“头号粉丝”。从分田到户开始,只要是王文水培育出的新品种,田民国都是第一个跟着种。田民国笑着说:“要不是老水,俺哪能成为俺村第一个万元户呢?”
  1980年,东圈村想要3亩地的黄芪种,当时还是技术员的田民国骑了10多里路的自行车去口子李村买种子。不过,因为当时种子太紧张,他只好登完记就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没想到第二天,王文水就骑了10多里路找来了,他让田民国领他去地里,围着那块地转了一下午。又过了几天,王文水就把珍贵的30斤种子送来了,之后也是三天两头往村里跑,手把手教田民国田间管理,从没要过一分钱报酬。
  不止田民国,王继振、王文水还手把手将种植技术无私地教给附近的村民,让大家伙的钱包都鼓了起来。口子李村种出“致富百草园”的事,也在省药材公司传开了。
  1981年4月20日,省药材公司派专人送来了一个小小的玻璃瓶,里面是11粒西洋参种子。王继振如获至宝,欣喜地对王文水说:“这就是西洋参,咱村发家致富就靠它了!”
  当天,两人就把11粒种子种到了双顶山上,还在种子周围安上了玻璃罩,生怕被虫子咬了。俩人在旁边支起草棚,吃住全在山上,夜以继日轮流看守,每2小时记录一次气温、光照、湿度等数据。饿了就啃口馒头,渴了就喝口溪水。
  守在荒无人烟的山林里,王文水晚上也不敢闭眼,没人知道他是怎么熬过了30个日日夜夜。5月20日一大早,王文水发现地里钻出了几棵鲜绿的小嫩芽,他兴奋地大喊:“出来了!出来了!一棵、两棵……一共八棵苗!”
  如同见到了刚出生的孩子,王继振、王文水别提多开心了,立刻将这一喜讯告知了省药材公司。11月,10磅种子又送到了口子李村,作为全省9个试点进行试种。
  双顶山上,4间简易平房代替了草棚,白天有炊烟,晚上有灯光,王继振、王文水就这样日夜守护西洋参。
  如今,4间平房已成了眼前的“参源馆”,不远处是王文水和几名党员一起开垦出的5亩“林下田”。曾经的双顶山土石混杂,没有成片的地块,大家就一锨一镢,把土里的石块刨出来,再用篓子挑到一旁,堆起了1米高、30米长的石头墙,王文水称之为“西洋参的长城”。这面石墙,也为西洋参大面积试种挡住了风雨。
  凭着这股劲头,口子李村成了全省9个试种点中唯一成功的案例。
  西洋参种植拓荒牛
  ——“移山”种田,一个人带起一个产业
  从双顶山上下来,王文水驱车去了葛家镇的生格庄村,那里有去年刚种下的200亩西洋参。
  下山的路,大约1300米,开车仅需3分钟。而将原本种在山上的西洋参种到普通农田里,王文水却用独轮车推了整整3年,用不服输、不气馁的犟劲儿,硬是“推”开了中国西洋参实现大田种植的新篇章,带领当地参农增收上亿元。
  时光回到1986年,林下田里的第一茬西洋参丰收,半亩西洋参一共卖了5600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然而,接下来迎接王文水的却是从头淋到脚的三盆“凉水”。
  省药材公司认为山上种参成不了大器,决定不再给口子李村提供参种。这时候,不少报名种参的村民因费用高、周期长、难开垦等原因又把参种退了回来。这两件事,逼着王文水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西洋参种到田里去。然而,当他坐着火车去外地请教大学教授后,却得到了“农田种不了西洋参”这样的答复。
  回到家,王文水几夜没合眼,挑灯翻看各种书籍,发现土壤是关键。他还是决心试一试,“既然参能在山里种活,就把山挪到田里。”
  对比了林下田和农田的各项指标后,王文水跑遍了附近村庄,挖来了9种不同的土壤。他把这些土样放在花盆里逐个测试,最终找到了适合西洋参生长的“含磷风化土”,这种土就在口子李村北山的深土层里。
  王文水和妻子两人扛起了改良土壤的重任,俩人用铁锨一锨一锨挖出来,再用独轮车一车车推到农田里进行土壤改良。一亩地,要推三四百车土,他和妻子两人披星戴月、磨破鞋底,终于“推”出了8亩参地。一次,王文水连车带土翻下山去,摔得头破血流、动弹不得,幸好村民路过救了他。
  听说口子李村在农田种活了西洋参,省药材公司的业务员专门跑来证实。当他看到一片绿油油的参田后,惊呼道:“可不得了了!”那年,上级的农田栽培西洋参鉴定会开在了口子李村,会议得出了一个结论——西洋参农田种植可以推广。
  熟练掌握西洋参农田种植技术后,王文水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教村民种参。对于不懂种植的农户,王文水都是手把手教。他说:“种下的是种子,也是一个个农村家庭过上好日子的希望啊!”
  口子李村村民王文召今年90岁了,三个孩子全部成家立业后,他再没啥心思了。可就在40年前,这样的日子他想都不敢想。
  那时的王文召家境贫困,他也知道种参好,却拿不出几千块的种子钱。王文水知道后,找到王文召说:“参种、肥料都先从我这拿,以后挣钱了再说。”
  4年后,王文召的西洋参收获了,他一辈子也忘不了拿到厚厚几叠钞票的场景,整整13万元!
  据悉,在口子李村,上世纪80年代的户均存款就超过了50万元。
  这些年来,王文水累计义务培训参农20多万人次,带领当地参农真正走上了小康之路。不过,王文水有条不成文的规矩——自己不图任何回报,但学员成手后也要无私传授给其他人。
  2012年,谷晓明从广东辞职返乡,跟着王文水学习西洋参种植。如今,谷晓明的西洋参种植基地由最初的10亩发展到了400多亩。为了带动附近乡亲,他还建起了西洋参植保服务站,为100多家参农提供种子、肥料和技术链式服务。
  这些年,口子李村有30多户村民走了出去,他们像王文水一样无私传授,带动当地百姓致富。而张家产镇也成了全国闻名的西洋参小镇和国内最大的西洋参主产区。
  实现规模化种植后,王文水又开始在西洋参产业链上“闯五关斩六将”。
  第一关,就是种子关。最开始,西洋参的种子是当年采摘,隔年种植。为了提高种植效率,王文水拿出自家参种反复试验,最终用赤霉素催化的方法实现了当年采、当年处理、当年种植。
  西洋参筛盘关、参苗遮荫关、鲜参冲洗关……王文水还指导研制了西洋参脱须机、起垄机、收参机等机械。对于所有这些机械发明,他都没有申请专利,而是把技术全部无偿提供给参农。
  199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文水发现鲜参烘干后的市场价格能翻好几倍,他开始为争取更多附加值闯一条新路。他去过很多工厂,想学习加工技术,但对方得知来意后基本都拒绝了他。
  不服输的王文水决定自己摸索。他先用小型烘干箱进行试验,然后在自家院子里建起了烘干房。在近40℃的烘干房里,他常常一待就是一个晚上。最终,经过1个月的摸索,找到了烘干的最佳湿度和温度,掌握了西洋参烘干技术,让文登西洋参的价格连翻几倍。
  2000年,王文水又引导参农们“抱团闯市场”,创立了威海御龙旗西洋参专业合作社,带动文登西洋参的产品不但畅销全国,还远销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参”情不改老黄牛
  ——三代接力,为参农利益不断奔波
  今年64岁的王文水,头发已经全白了。每天,他依然坚持去西洋参新基地里忙活一番,像一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老黄牛。他不仅种下了带领参农致富的“金种子”,更将中国西洋参这块“蛋糕”越做越大。
  天南地北的客商都知道,文登王文水的参好、人实在,都来找他谈订单。接不完的电话里,只要他说起蹩脚的普通话,面对的准是外地客商。为了参农辛苦种出的参能卖得上价,王文水都是“打包”拉订单,“从第一茬参开始,有咱卖的,就有乡亲卖的。”
  他立下的“4年以下的参坚决不卖”等规矩,让文登西洋参的质量品牌越擦越亮。这些年,文登西洋参先后捧回了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等荣誉。
  在王文水的小女儿王琳看来,在父亲眼里,西洋参的事比天大。她笑着说:“爸爸太忙了。小时候,就希望他能带我去看一次海。到现在,别说我的愿望没实现,连孩子让姥爷带着看海的愿望也没戏!”
  如今的王文水,早已不是40年前的壮小伙。因为过度劳累,他的两个膝盖都动过手术,双腿从此再也合拢不上;手筋在试验烘干时被风扇打断,左手食指的第一、第二指节至今无法弯曲;早年,半夜骑着摩托去地里看参苗,肋骨摔断了3根;前不久,刚做完了心脏支架手术……这些伤痛,还是王琳说起来的,但在王文水看来不值一提。
  不过,有一回,却真把王文水难住了。那是7年前,他面临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次抉择:妻子被查出肺癌晚期,需要办理住院手续,在医院等着他;外地公司要来收参,是个挺大的订单,在合作社等着他;央视记者找他拍个农业节目,是宣传文登西洋参的好机会,在参地等着他。
  王琳说,就见过父亲哭过两次,一次是岳父王继振去世,一次就是得知妻子患病。但最终,王文水还是找亲戚去了医院。他的这个选择,让几百吨的干参卖了个好价钱,文登西洋参也在全国一炮而红,全国各地学习技术、洽谈合作的电话、来信络绎不绝。
  提起这件事,王文水感慨:“咱是个党员,群众的利益要摆在最前头。如果我去了医院,订单可能泡汤,文登西洋参也少了一次出头的机会。”
  深受王继振和王文水两代参农的影响,口子李村的第三代“参娃子们”陆续回来了。村民李旭光的儿子李振兴前两年返乡创业,加入了村里的西洋参合作社;29岁的李鹏飞大学一毕业就成了“新参农”;继振西洋参加工项目办公室里,王琳正和团队策划推出饮料等新产品。
  和外祖父、父亲不同,王琳的发力点是将销售话语权也攥在参农们手里。她探索电商平台、带货直播等新模式,让文登西洋参也在线上闯开了市场。去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西洋参的价格不如以前,但王琳还是将参农们的100多吨干参卖了个好价钱,中间没收取任何差价。
  除了继振西洋参加工项目,文登区先后培育了23家西洋参精深加工企业,建立了从烘干切片等初加工,到萃取破壁口服液、营养餐等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体系,产业附加值增加了50%以上。
  2018年,王文水正好60岁。在本该退休的年纪却有了一个新身份,他全票当选了口子李村党支部书记。家人说他又犯傻了,他却乐呵道:“百姓信任我嘛,正好我也想多为村里干点实事。”
  转眼3年过去了,王文水到底干得怎么样?
  口子李村活动室里,有一首村民写的打油诗《家乡美》,里边有一段对王文水的评价:夏季雨水村外排,冬季雪大支书推,私家机械集体用,公务就餐自家贴。熟悉王文水的张家产镇包村干部赵珍珍说:“王书记比以前更忙了。但只要村民有事,他随叫随到。”
  上任3年,王文水先后为村子筹集乡村振兴资金200多万元,300多米长的田间路、200多米长的消防通道、1300米长的双顶山山路,都是他用自家挖掘机、铲车修出来的,他对村民说:“别去租铲车,1小时要花两三百,用我的不花一分钱。”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王文水一边整晚守在村头的卡点,一边以企业名义向湖北和文登捐赠了价值100万元的西洋参产品。村民想去替他站岗,他却说:“党员不就得关键时刻冲得上、守得住么?”
  去年11月24日,这位老党员从田间地头走进了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他也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载誉归来,王文水热泪盈眶,“我就是一个普通党员,却得到了这么高的荣誉。总书记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过去40年,我没有停止过奋斗,今后更会加倍努力!”
  在王文水的带动下,文登西洋参种植面积目前稳定在5.5万亩左右,年产鲜参7500多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眼下,这位“参”情不改的老黄牛劲头更足了,他的西洋参种植基地也从文登扩展到荣成、乳山等地,在威海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野上,继续播撒共同富裕的“金种子”。(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杜晓莹 通讯员 王海政/文 杨正/图 部分图片为资料图)
值班总编:王
复审:谭立勇
编辑: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