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中国好人”李双举带着“威海刺参”的标志旗走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了风云四号B星的成功发射。“真的是太震撼了,不虚此行!受益良多!”李双举让“威海刺参”这一国家地理标志,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出“威海声音”。
携标志旗 近距离观看卫星发射
6月3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划破夜空,随后,将风云四号B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风云四号B星可大幅提高我国对台风、沙尘暴等一些尺度较小、持续时间较短的天气现象的观测能力。
第一次近距离观看卫星发射,李双举非常激动,手掌都拍得通红,“我感受到了我们国家强大的科技力量,科研团队孜孜不倦的背后,是党和政府的鼎力支持,是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李双举还收到了友人赠诗,“中国好人莅凉山,道德模范助航天。长征三号送风云,双举海参保圆满。”
“陪”李双举一起观看卫星发射的还有他随身携带的“威海刺参”标志旗。李双举说,这些年来他走到哪里都会带着这面旗,就是要随时提醒自己,要不忘肩负宣传“威海刺参”的使命,让全国乃至世界上都能听到“威海刺参”的声音。
用航天精神印证“威海刺参”发展
在出发之前,李双举就为行程起了名字——“学党史 看发射 悟传统 铸忠诚”。希望通过观看卫星发射,让员工能够将学党史落到脚步上,并从中有所启发,进而应用到实践。
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李双举带领员工参观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内的发射架、发射指挥控制大厅、长征三号火箭实体等处,每一处都能感受到航天精神的洗礼。
在中心史馆,李双举和员工听讲解员介绍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见证了一代代航天人赤胆忠诚与奋斗牺牲的精神,刻录着令人感佩、可歌可泣的腾飞记忆。
参观发射架、长征三号火箭实体时,李双举和员工们打开了“威海刺参”的标志旗,一起合影。顶风云,举北斗,托嫦娥,铸天链……在看景点、听讲解中,李双举认识到航天人善于创造奇迹,更敢于创造奇迹。正是因此,我国航天事业才能实现一个又一个航天梦,成为昂扬于世界的航天大国。
而这也与“威海刺参”的品牌发展之路不谋而合。李双举说,西昌航天人拼搏奋进、砥砺前行、排除万难的精神,让他倍受鼓舞,这种精神也应该转化到打造“威海刺参”品牌的行动上来。
“作为一个经营海参的威海商人,我有责任将威海刺参推介到更广阔的平台。”李双举说,这些年来,他始终在做“威海刺参”的品牌“助推器”。威海刺参也从“精加工”到“创品牌”,海参行业从业者潜心钻研、创新发展,“最终就是要进一步凸显威海刺参的品牌优势,做到威海刺参从有到优、从优到精。”
实现“旗跟人走”诺言 擦亮“威海刺参”品牌
李双举一直在实践着“走到哪里,‘威海刺参’的标志旗就会跟到哪里”的诺言。
2016年新年伊始,“威海刺参”标志旗飘扬在南极的消息被广泛转发。2015年末,李双举随来自全球的300多位科学家以及探险爱好者共登南极,在长达24天探险行程中,李双举享受着南极之旅,也让“威海刺参”的旗帜飘扬在南极岛上。
从那以后,李双举的背包里始终装着“威海刺参”的标志旗,他说:“今后我走到哪里,‘威海刺参’的标志旗就会跟到哪里。”
如今,“威海刺参”也早已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产品远销新加坡、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纷纷为“威海刺参”点赞。
立足大地,仰望星空。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走得到多远的未来。李双举说他还有一个更远大的“海参梦”——希望做大威海刺参行业,让威海的刺参走上国内乃至国际舞台,擦亮“威海刺参”品牌。(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张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