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区

“双创”示范基地炼成记

2019-07-19 编辑: 谭立勇
 
俯瞰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目前已引进项目18个。

  近年来,高新区闯出一条“双创”升级版新路子,形成电子信息、医疗器械与医药、时尚设计制造、新材料及制品、智能装备五大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度达到9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80%以上。

  打造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1+3+N”体系

  眼下,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的载体工程建设加速推进。作为打造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的主阵地,去年7月,高新区正式组建威海区域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并设立10亿元专项基金。今年5月,在创新公司基础上组建成立了我省第一个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郭永怀高等技术研究院暨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创新公司市场化运营相得益彰,实现创新公司与研究院有机融合。

  从去年运营以来,高新区以资本做纽带,整合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三大平台资源,加快创新链条和产业化项目汇聚和拓展,累计建设研发孵化机构和企业60多个。

  “我们统筹三大平台以及其他N个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各类平台协同创新,实现1拖N式发展。”高新区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侧重网络空间安全、无人智能系统和海洋电子与智能装备领域,引进13个高端平台,成立了12家实体企业;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6月25日正式开园,已有6个专业技术研究院和7家孵化企业入驻,54个项目在孵化;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已建成医学影像等6大研发中心,启动实施了手术机器人等一批研发项目。

  此外,山东海洋信息技术产业研究院、山东海洋牧场传感器检验技术中心等“N”系列研发创新平台正在加快建设中。

  打造校企地联动发展双创孵化链条

  各类双创孵化载体20多个,总孵化面积超8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600多家……一串串数字彰显高新区创新“成绩单”。把“筑巢引凤”变“筑巢育凤”,高新区构建起全链条科技孵化体系,深入探索政府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发展机制,搭建各类双创资源互通载体。

  位于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1号楼6楼的是威海天之卫网络空间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王佰玲这几天一边积极招兵买马,一边准备开拓国际市场。

  王佰玲介绍,针对网络空间的安全服务体系,天之卫推出了4个平台和两套完整产品,今年预计产值3000万元。

  6月25日,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正式开园,目前已有6家专业技术研究院和7家孵化企业入驻,天之卫就是入驻企业之一。在王佰玲看来,创新创业园集聚了优质资本、项目、技术和人才,能够加快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落地,给孵化企业打造了一个孵化加速平台,促进企业发展。

  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是高新区驻区高校育苗器的成果。目前有哈工大(威海)、山东大学(威海)、威海职业学院、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等5所高校位于高新区,激发蕴藏在众多高校、院所围墙里的创业激情,也是高新区搭建创业孵化平台的着力点。

  此外,高新区还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建设专业加速器,承接区内孵化器达到毕业标准的科技型企业。目前,已盘活闲置厂房建设专业园区23万平方米,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

  建设两大市场化主导专业产业园区

  走进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派火热的建设生产景象呈现眼前。双岛湾科技城开发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园区已经引进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项目18个,总投资15亿美元,其中包括惠普打印机的5大配套项目。”

  不止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穿行在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内的各个厂房内,快速推进的项目也是应接不暇。

  “我们按照‘园区共建、设施共享、平台共用’理念,规划建设了18平方公里的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11平方公里的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同步配置研发、生产等公共服务资源,打造各类创新资源共生的新型园区。”高新区管委负责人说。

  其中,两大产业园面向海内外创新项目提供“厂房定制、租售灵活、拎包入驻”的便利化服务。目前,已获得国家“双创”专项债券18亿元,一期80万平方米载体建成,60多个项目签约入驻,园区厂房全部按照“写字楼”标准,建设5层以上的立体工厂,比企业自建厂房时间至少缩短2年、容积率提高80%以上。

  园区还集中配套研发中心、动力中心、灭菌中心和人才公寓,实现创新项目的“拎包入驻”。此外,工信部电子信息及智能装备发展研究院、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一批高端平台已入驻园区。

  截至目前,两大园区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到2020年将集聚创新项目500个以上,产业规模双双突破1000亿元。

  集聚30多个国家、省级高端服务平台

  5月,山东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通过省编办同意,并在高新区注册设立,将打造成海洋电子信息领域龙头平台。

  双创、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集聚科技创新资源,衔接产业园区。目前,高新区内集聚了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等30多个国家级、省级平台。

  “我们还重点指导区内企业建设研发创新平台,其中威高集团、迪尚集团成功获批国家工业设计中心、光威复材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高新区经发局负责人介绍,由威高牵头的国家制造业(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迪尚牵头的中国服装设计师创业平台等行业平台正在加速推进,将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向全行业开放共享。

  深化产学研合作,助力平台优质发展。日前,高新区与5所驻区高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出台《全面加强校企地合作的实施意见》,重点用好用活高校原始创新方面的优势,引导高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目前,驻区高校建有各类科技创新机构135个,引进成果转移机构21家。区内企业与33名两院院士、24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依托北京化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工信部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机构,已落地项目30多个,投资15亿元的中威北化已经投产。

  完善四位一体多元化双创生态体系

  聚焦精准发力,推动产才融合,高新区深入实施“英才计划”,推行柔性引人,给予人才创新支持、创业扶持和住房等保障,全面集聚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在培育立体人才的同时,高新区完善试点政策,对区内双创活动给予基建、科技等政策支持。同时,设立全省首家科技支行、区级财政成立“统收、统支、统还”的资本运作平台、启动“融资超市计划”,一系列“动作”为创新创业项目做足资金保障。

  集聚创业资源,营造“双创”氛围,高新区实施“领航计划”,充分发挥区内高校和科技型企业集聚的优势,依托创业大学等载体,举办各类双创活动。

  “我们积极整合政策、资本、人才、文化四方面保障要素,统筹推动服务链、资金链、人才链、文化链的深度融合,形成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态体系。”高新区管委负责人说。(记者 谢菁 通讯员 高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