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尹伟宁:十年磨一剑让锻造“今非昔比”

2020-07-08 编辑: 仲鹤

见到文登威力工具集团有限公司锻造车间主任尹伟宁时,正值三伏天,他在锻工车间耐心地指导技术工人锻造模具。室内机器轰鸣,温度高达38℃,汗水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淌,刚帮工人解决了难题,他又往车间另一边走去。

“锻造是借助锻压机械对原始钢材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加工,制造出扳手毛坯的过程。锻造也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工序。”尹伟宁边小步快走边介绍说。

1996年,大学毕业的尹伟宁进入威力工具集团锻造车间,从事最普通的掏料工作。在那个还使用燃煤加热炉的年代,尹伟宁终日与喷吐的火苗相伴,每天要忍受1250℃的高温炙烤和漫天的粉尘。面对这些,尹伟宁从不抱怨,一心投身于生产中。在他看来,那句老话说得不糙:“干一行,爱一行。”

扎根车间工作的几年间,生产环境日益改善,可有件事一直让尹伟宁耿耿于怀:现在的锻造车间,模具锻压时,一锤一次只能压一个件,不仅速度慢,工友们重复劳动,体力消耗还大。怎么能找到更为先进的生产工艺,让企业生产发展再上个台阶?尹伟宁主动请缨。他说:“我是党员,又是科班出身,改造锻压线我想试一试。”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从那天起,尹伟宁潜心埋头搞研究,除了睡觉,无时无刻不在构想着如何改进生产工艺,就连吃饭都在脑子里也一遍一遍做着实验。

转机出现在2004年。“都说读书破万卷,杂志里的一篇论文,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尹伟宁回忆说,循着论文里的“线索”,他前后5次到文章中提及的企业,学习考察相关技术,确定了使用锻锤来代替摩擦压力机的思路。有了新思路,尹伟宁还不满足于此。他听闻日本的Supertool工厂便是使用程控模锻锤流水线生产C字夹,尹伟宁又把脚步迈出了国门,到日本工厂实地“讨”经验。这一趟“远门”让他掌握了生产流程的关键步骤——程控锤锻造技术。

“学成归来”的尹伟宁,在接下来的11年间,主持了对公司原有25条摩擦锻压线的改造工作,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需要,采用锤上锻造工艺,设计出锻锤一模两件或多件的模具,从五件设备、八道工序缩减为三件设备、三道工序,提高人均劳动效率4倍以上。同时,他通过重新布局锻造线,使原材料利用率最大化,从而减少原材料消耗,降低产品成本,每年可为公司节约原材料成本300多万元。

尝到了技术创新的甜头,尹伟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对前沿技艺的钻研中去:设计棒料下料自动剪切机床,实现锻造下料自动化,节省人员;设计坯料自动上料装置,对原杂乱无章的坯料通过该装置能进行阶梯式自动排列,进行自动加热,每个班组节省员工一名;设计开发了适应模锻锤锻压的中间模座及相关模具,使换模时间由原来60分钟降至15分钟……十年磨一剑,尹伟宁一直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开拓创新、锐意进取。

如今,在公司尹伟宁技改创新这条路更是越走越宽:公司以他的名字成立了“尹伟宁创新工作室”,成员来自锻造车间各个班组的技术骨干,是一支既有创新活力又注重经验与技术传帮带的团队。

作为工作室的带头人,尹伟宁在不断提高自身技术业务素质的同时,还肩负起带徒育人、做好职工技术培训和指导的任务。这些年,他培训出的锻造工艺人员10多批次、100多人,带徒30多人。其中高级技师2人、技师6人、高级工22人,3人被评为“文登区首席技师”,1人被评为“威海市首席技师”,3人被评为“山东省轻工系统首席技师”。

“搞创新离不开群策群议,每个人提出一点想法,看似很难的问题就可能很快解决,远比一个人关在屋里闷头想效果要好。”尹伟宁介绍说,眼下,这支攻无不克的小分队正在探索多切工装这一技艺。工装研发成功后,仅用5分钟就可完成以往一个半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切边效率将会大大提高。(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张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