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乳山市白沙滩镇:让文明新风吹到群众心坎上

2020-11-10 编辑: 宋倩

      红彤彤的苹果,红彤彤的志愿者。立冬前后,乳山市白沙滩村高效农业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万里飘香。许多穿着红马甲的新时代文明志愿者们穿梭其间,在忙碌地帮着果农们采摘苹果,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还在住院期间的白沙滩村党支部书记许大林,手上的滞留针还在,就拿着剪刀上了阵。看他来了,大伙一下子就聚拢了过去。“书记,咋又来了,身体遭得住吗?现在村里凡是能干活的都过来了,村干部和志愿者们带头,大家心齐着呢。”村民孙少朋乐呵呵地说。

      许多深入接触过这个村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这里的干部和群众,不论年岁大小,都是锐气逼人,个顶个的能干,关键时刻能冲到最前线。

      “秘诀就在八个字——文化铸魂,德治为先!”许大林说。

      走进白沙滩村的图书电子阅览室,收藏的书目不仅是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有关,更有包括文学、历史、经济、政治等各类书籍,存书量高达5000册。为扩展图书馆书本类别,许大林还和乳山市图书馆联系,合作建立“流动图书馆”。

      这个飘着阵阵书香的地方,是许多村民最爱的地方,87岁的村民孙玉信说,他在这里一呆就是一天。

      白沙滩村的“文化味儿”不止在这里。“文化生活很活跃,精神追求少不了。幸福广场人真多,做操跳舞扭秧歌……”走出图书馆不远,文艺排练室内押韵歌声就飘了过来。该村妇女主任林波介绍,“导演”“演员”都是村民,他们根据乡村变化、生活感悟精心编排节目。他们“最牛气”的当属广场舞,在省中老年广场舞大赛上拿了威海赛区一等奖。

      如何让白沙滩人“记得住乡愁”,白沙滩村从“留下昨天的乡土文物、留住今天的青山绿水”来破题。

      镰刀、锯子、石磨……一件件看似普通的农具、老物件,都在诉说着白沙滩村百姓的乡愁过往。这几年,白沙滩村投资修建民俗文化馆、党建展厅等,以实物为载体,复苏乡村记忆,让“感恩、尚德、思变、实干”的白沙滩村精神深入人心。

      同时,白沙滩村又把“孝善敬老”作为新时期乡村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全村敬老节,先后打造了孝文化一面墙、乡村文明一条街,定期组织开展“孝顺好儿女”“和睦好夫妻”“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开展主题文艺汇演,极大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创编节目多次参加省市级汇演并获奖。

      随着文化“大餐”接连奉上,村民们的心也越来越近,干事创业的劲头聚在了一起。几年里,白沙滩村的村办企业扭亏为盈,还发展成为涉及房地产、白酒生产、农业开发、机动车驾驶培训等多个领域的集团公司,如今回村里上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从松海集团向白沙滩村一路走来,四处可见村民在工作地点忙碌着。

      铆足一股劲,闯出一片天。如今,白沙滩村集体收入已达2500多万元。去年开始,村里每年为2000多名村民每人发放2000余元的股权分红。

      ■记者手记

      文化铸魂 德治为先

      干部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发展集体经济更要上下一条心、内部无杂音。白沙滩村党支部书记许大林上任后,没有立即抓经济、急于上项目,而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头硬,把历史文化展示、乡风文明培育、传统文化创作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攻方向,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握准一把尺,赢得一片心。事实证明,文化记忆可以入民心,文明风尚可以暖民心,通过文化铸魂,德治为先,凝聚起来全村干事创业的力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了农民增收,凝聚起乡村发展持久力。(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李森/文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