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资讯

“双减”风暴席卷之下 千万教培人员如何寻觅事业“第二春”

2021-08-26 编辑: 仲鹤

炎炎夏日,教培行业却迎来了“寒冬”。

7月24日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积极推进“双减”工作。

“双减”政策牵动着全国约70万教培机构、1000万从业人员的敏感神经。对于教培机构来说,为求生存裁员、减员是最快的自救方式。这也意味着,大量教培从业者可能面临史上最汹涌的“裁员潮”。强监管之下,他们的出路又在哪里?

教培行业迎来“寒冬” 超千万从业者或遇“裁员潮”

在社交平台,大量教培机构裁员的消息不断在发酵,客服、产品、运营、公关等各个岗位都在裁员之列,甚至整个部门被全部砍掉。而被裁员的人,有刚毕业就遭遇教培公司毁约的00后、95后,也有正背负着房贷的80后、90后。

面对裁员,教培从业者的心情各不相同。有人拿到了“n+1”选择坦然接受,有的人因没有拿到赔偿而决定集体维权……但更多人关心的是——“明天我将在哪里?”裁员对于企业来说是求生之路,而对于员工来说却是“生计无着”。

“双减”政策的出台是行业变革中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也给每个职场人敲响了警钟:当我们遇到职场意外时,我们是否拥有应对外界变化的能力,让自己的“职场生命力”更加绵长稳定?

提高职场生命力 寻觅事业“第二春”

王莉君便是这样一位成功找到“第二春”职场人。出身于三四线城市的她,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在北京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成为别人眼中的城市白领。然而,工作几年后她的职业发展遇到明显瓶颈,一番思想斗争后,她选择进入平安人寿成为一名保险代理人。

“起点低,在北京没有人脉,没有销售经验,并且一开始还带有知识分子的那份清高。”王莉君这样描述自己在保险代理人工作初期的状况,不过,素来目标感强的她内心是坚定的,两年后,凭借出色的业绩表现王莉君晋升成为平安人寿北京分公司亮马桥营销服务部截止目前最年轻的业务主任。

“在不少人的刻板印象里,销售、中介是不受人待见的行业。其实,保险代理人这份工作充满了想象力。”另一位平安人寿保险代理人说道,半自由的工作方式给了她相对宽松的发挥空间,尤其对于婚育女性来说,可以更好地兼顾家庭和事业;其次是收入增长空间大,随着知识、人脉及经验的积累,收入也有机会翻倍上涨。

平安寿险改革颠覆传统 培养长期主义的“创业合伙人”

自由的工作模式、广阔的发展前景、职业化发展机制、优秀的合作伙伴与平台等成为吸引更多优秀年轻人进入保险行业的几大因素。与此同时,中国保险行业代理人团队也在加快改革步伐,摒弃传统的人海战术,力求打造高精尖保险代理人队伍。

作为行业先行者,平安人寿推出针对优秀人才量身打造的重点培养项目“优才计划”,广泛招募“高产能、高素质、高收入”的三高代理人队伍,让每一位优秀代理人笃信“投入与收获成正比、时间与收入成正比、健康与成长成正比”,让每一份付出都能看见回报;并依托平安的创新型专属培养模式及科技赋能,为其提供宽广的职业发展通道和全面的培训支持,培养其成为引领行业未来发展的“保险企业家”。

注:图片人物均为真实优才代理人,来源优才代理人形象焕新计划“与你并肩的朋友”。

实际上,在吸引人才方面,平安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选人、育人、用人”方法论,并发挥科技和生态优势,借力数字化赋能。在选人方面,平安的代理人AI面试覆盖率达到100%,在育人方面,通过升级智慧培训平台,优化学习及管理效能,平安的代理人培训持续向体系化、实战化方向升级。在用人方面,平安从客户需求出发,推出“智慧保”等线上工具完善客户开发流程。

正如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所言:“每一位平安人都是平安的创始人”。平安寿险改革关键是打造了一个平台、一个生态,吸引高质量代理人来这个平台“创业”,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代理人的定位,从传统获取客户的渠道变成一个共同经营事业的伙伴。对代理人而言,其不只会感受到平等尊重,还会用强烈的责任感驱动自己不断学习,从而更好地服务好客户。(来源:平安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