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聊城日报》1版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动力安全是车企难以逾越的险峰。面对这一挑战,中通客车以十年攻坚之志,在“科技创新引领标志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的精准助力下,在动力系统安全高效管控领域实现突破,成果斩获省科技进步奖,更将品牌旗帜牢牢插在了全球新能源客车市场版图之上。
中通客车新能源客车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新能源客车
眼下,中通客车正在加紧生产一批发往智利的新能源客车,这批车辆全部应用了企业自主研发的电控产品。中通客车客车研究院技术研究经理陈振国介绍:“我们研制了新型电池管理系统,开发了智能整车控制器,首创高精度动力系统建模与云边交互技术,能变被动防御为主动消除隐患,大幅提升电池安全性。”
出口智利的中通纯电动客车
优异安全性能的背后,是研发团队十年攻坚的故事。当山东省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列为发展重点之时,中通客车以战略眼光锁定动力系统管控这一“卡脖子”环节,将研发靶心精准聚焦于行业痛点——动力电池安全防护与整车能量优化技术,凝聚政策、资金、人才资源,全力破局行业难题。
十年磨一剑的研发长跑迎来突破性成果。不久前,中通客车自主研发的新型电池管理系统与智能整车控制器,应用了首创的“高精度动力系统建模与云边交互技术”,颠覆传统被动防御模式,实现了对电池隐患的主动识别与快速阻断。
“这相当于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电池系统,装上了‘智能防火墙’。”中通客车客车研究院院长齐洪磊形象地阐释。同时,该公司“路况自适应的整车能量高效管理技术”成功落地,显著提升整车节能效率5%—8%。该项目不仅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其核心指标更经国际权威机构认证达到领先水平。
技术突破迅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搭载中通客车新型电控系统的新能源客车,成为品质与安全的代名词。搭载新产品的新能源汽车服务山东省“公共领域交通全面电动化”等项目,以及国庆70周年庆典、北京冬奥会等国内重要活动,并抢占越来越多的国际市场。在葡萄牙、新加坡、阿联酋、丹麦、保加利亚等市场,中通客车已成为新能源客车代表品牌之一。
从精准嵌入产业链核心环节,到十年磨一剑攻克动力电池安全壁垒,再到以硬核科技擦亮“中国智造”的金字招牌,中通客车的创新之路,正是聊城以科技创新驱动标志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政府精准施策与企业聚力攻坚的双向奔赴,“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不断推进,让一个个像中通客车这样掌握核心技术的山东好品牌不断脱颖而出,展现了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