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2日,工作人员介绍英派斯智能健身镜的视频课程。(□新华社发)
□ 本报记者 张晓帆
本报通讯员 梁之磊
孙静秋
双线并联的四个粉房灵活切换色彩,智能物流系统让零部件有序穿梭……7月24日,在青岛英派斯体育产业园2.5万平方米的数字化工厂里,一条世界领先的积放链涂装线正高速运转。
“这里的智慧化程度,可与汽车制造生产线比肩。”青岛英派斯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制造本部总监刘法兵,指着智能看板上跳动的数据流说,这是英派斯打造的世界一流数字化中枢,深度融合AI与物联网技术,实现从订单到研发、生产、服务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让全球客户“多品种、小批量、高频次”的高端定制化需求成为现实。
这种智造能力的跃升,在英派斯总裁助理魏子林看来,是企业蜕变的缩影:“如今客户只需提出构想,从设计到生产的全流程都由我们完成。”他身后的102人工程师团队,正推动企业从器械制造商向健康解决方案提供者进化。
这种转变在2023年迎来爆发。针对力量训练难以精准匹配肌肉曲线的行业痛点,英派斯自主研发的ECP全新挂片式力量产品系列,使阻力动态适配肌肉曲线,在海外市场成为爆款,目前订单已排至10月。
技术突破的密码藏在跨学科的碰撞中。在研发实验室,记者目睹了机械工程师与体能训练师的激烈讨论。他们共同组建的人体工学团队,让上千项专利不再停留于纸面:智能健身房的“魔镜”前,站立片刻便可获得23项人体成分分析报告;数字交互区里,跟随灯光节奏摆动的智能战绳、融合虚拟游戏的拳击沙袋等,让运动变得妙趣横生。在摆放着北京冬奥会雪蜡车模型的展厅,英派斯工艺技术部技术人员杨汝永感慨:“当时研发训练设备,想的是如何让中国健儿再快0.1秒。”
从1991年落户青岛,到现在产品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商用健身器材出口全国第一,英派斯用30多年时间完成了从代工厂到标准制定者的华丽转身。其智慧基因已融入多元场景,响应“三亿人上冰雪”研发的仿真冰场获国际冰联认证。
车间里,智能物流的“音符”不知疲倦地跳动;实验室中,机械工程师与体能训练师的争论依然热烈;全球各地的健身房里,人们正挥汗体验着动态适配肌肉曲线的阻力、沉浸于融合虚拟游戏的拳击沙袋。英派斯团队仍在为“再快0.1秒”较劲,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智能设备,让世界各地的健身爱好者,真切感受到“山东好品”带来的更精准、更有趣、更强劲的运动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