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工信厅发布2025年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名单,我市共有7家企业平台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三位。
此次入选的7个平台属于行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涉及纺织、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等重点行业。这些平台通过构建高效的数据采集与深度分析体系,有效促进了设备互联互通与数据高效流转,成为支撑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迈进的工业“云引擎”。

本次入选的威海瑞沐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中枢”是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精密注塑制品智能制造平台。走进企业的注塑车间,32台生产设备上方各架设起一块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作人员只需要提前设置好指令,产线就可自动化运转。企业生产部长王进龙介绍,平台通过制造执行MES系统、企业资源管理ERP系统集成,大幅提升智能设备的在线监测功能,实现全流程产品实时监测和生产装备精确控制。目前,生产效率由系统引入前的约70%提升至95%,产品不良率则从0.3%降至0.1%,成为企业能拿下宝马、通用等高端客户订单的“关键密码”。
此次同样跻身省级名单的,还有威海中玻镀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的“中玻智能工厂综合业务平台”。“平台把生产、设备、质量、安全环保、成本、仓库等各个环节都‘串’了起来,实现‘一屏观全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走进企业生产车间,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就能实时监控熔窑温度、玻璃流速等关键参数,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分析,辅助精准决策。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工赋威海·数智引航”行动,持续壮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1个,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示范标杆达76个。“聚焦海洋食品、轮胎、钓具等优势产业领域,我们将加快培育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深化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平台的典型示范作用,带动更多企业建平台、用平台,为我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员雯/文 孙大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