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点亮未来。眼下,华能石岛湾核电站正在荣成石岛湾火热建设。那里不仅孕育着强大的清洁电力,更是山东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协同创新、打造“好品牌”的生动实践。今天,我们就走进这片沸腾的工地,看看这条产业链如何锻造出看不见却“了不起”的山东好产品——安全高效的核电。
这是去年夏天,华能石岛湾核电站扩建工程1号机组浇筑第一罐混凝土时的历史时刻。
一年后的今天,这里已是另一番景象。
短短一年,华能石岛湾核电站扩建工程1号机组拔地而起,项目进入土建高峰期,一万多名建设者各司其职,在密布的脚手架间忙碌。巨大的褐色钢结构巍然耸立,格外醒目。
华能石岛湾核电开发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主任蒋叔强说,现在最高的位置就是钢衬里模块的现场,钢衬里模块直径是45米,现在是吊装了模块5,上面标高是29.7米,钢衬里模块,是核安全里边的一个重要屏障,现场整个的混凝土量浇筑了已经达到50万方。
如此庞然大物,如何精准“拼装”?工程人员给出了答案:模块化建造,就像“搭积木”。将整个工程拆解为多个模块进行操作,地面预制完成后,再一层层地精准“组对”。
蒋叔强还说,每台机组是分了6个模块,最上边的这一个筒体采用现场散拼,这样能更好地保证上口的圆度。最大的模块高度是11.4米,整体的吊装重量在240吨。
蒋叔强说,这种“化零为整”的工艺,可以让施工与预制同步推进,更重要的是,在地面严控模块质量,等于为核安全又多加了一道保险。
石岛湾核电压水堆扩建工程,规划建设4台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90万千瓦,机组采用华龙一号技术,是我国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机组,计划十五五期间建成并全部投产。四台机组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达35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760万吨。更重要的是,它还能热电联产,未来可为威海等周边区域4600万平方米面积提供清洁供暖,让“山东好品牌”的温暖惠及千家万户。
而在不远处的东侧,华能石岛湾核电站的另一个“山东骄傲”——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已经稳定运行。这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
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运行部副主任仝礼允表示,高温气冷堆,因为参数比较高,堆芯出口温度现在是能做到570多度,后续的项目可以继续提升温度到750度,现在一般压水堆的发电站的效率在百分之30%多,像高温气冷堆可以做到42%以上。
仝礼允说,高温气冷堆最大的特点就是固有安全性好,发电效率高,而且环境适应性强,用途广泛,它在核能制氢、热电联产以及高温工艺热等领域都有非常广阔的商业化应用前景。去年3月,来自高温气冷堆的热能,已成功接入荣成宁津街道供热管网,为19万平方米区域、1800多户居民送去了“零碳”供暖。
仝礼允还表示,这个项目的建设联合了产业链上下游500多家企业,攻克了四代核电多项世界性行业性的关键技术,研制出2200多套世界首台套设备,设备国产化率达到了93.4%,有力提升了我国在高温材料研发、装备制造等方面的整体水平。
华能石岛湾核电站的建设与运行的每一步,都展现了山东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上的强大实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照亮了威海新能源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的前路,更向世界彰显了山东在国之重器产业链上“走在前、挑大梁”的硬核实力与品牌担当。(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戚冬伟 刘洋 姜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