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4日讯 一支药剂的诞生需要跨越多少安全关卡?山东新华医疗用十年创新答卷给出答案——从吹塑成型到无菌灌装,全产业链的精密协作正在重塑制药工业的安全标准。
当镜头掠过齐鲁大地,一条万亿级医药产业链正在迸发创新活力:济南60余个制剂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青岛“蓝色药库”催生全球首个海洋抗肿瘤药物;淄博高端医疗器械集群与菏泽现代医药港双星闪耀……从黄海之滨到鲁西腹地,山东1.2万亿元的现代医药产业,正以硬核科技向海内外递出山东智造的闪耀名片。
新华医疗是山东现代医药产业链医疗器械和制药装备领域的“C位担当”。这段时间,最新一代的BFS产品到了集中交货期,瓶身与药液同时诞生的过程,正是BFS技术的神奇之处。
新华医疗制药科技集团技术总监王东说:“BFS在我们这个行业里边,官方的名字就叫塑料瓶吹灌封一体机,吹瓶、灌装、封口它是在一个完全无菌的工艺下,可以实现高速高质高精度的塑料瓶药剂生产。”
遇到小病小恙,大家可能都经历或见过打针输液的场景,这个小安瓿瓶你一定非常熟悉。传统安瓿瓶需要先灌装好药液再烧瓶封口,开启它还需要用砂轮,现在,用吹塑工艺就能更大程度避免药物在灌装和封口的过程可能产生的污染和碎屑。就是这样小小的改变,背后是企业的十年科技攻关。
周利军是企业技术团队的带头人。2015年接手BFS整机产线的开发,周利军团队面对的是令人窒息的数字:4000多个零部件需要原创研发。
新华医疗制药科技集团BFS产品经理周利军说:“早期中国进口这个设备的价格是非常高的,高达4000万,货期非常长将近两年时间,这么好的一个制药工艺设备在中国之所以没有大批量推广,就是因为它的性价比太差了,我们才决心研发这么一个核心的制药装备,为整个中国的医药产业力所能及做一些事情。”
技术团队选择从最硬的骨头啃起,他们把目光聚焦在最核心的模具研发上。 之所以被称为核心,是因为塑料的热熔、吹塑、挤压和药剂的灌装,都要经过模具成型。塑料瓶的质量好不好、产量大不大、药剂会不会受到污染,都和模具息息相关。
周利军说:“各方面的人才我们都是有的,也是借助咱山东省的研发机构,还有高校,把前期的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往前移。目前新华医疗的模头模具技术可以说是整个行业里最好的,BFS设备拥有的专利就达到160多项。”
在山东省重大创新工程支持下,新华医疗串联起多家上下游企业,撬动“政产学研”整机供应链生态不断壮大。
青岛赛普克有限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超颖说:“我们通过新华医疗这一个案例,了解了医疗行业的标准,对我们承接其他项目是非常有帮助的。”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王晓东说:“我们通过中央引导地方资金的项目,对它搭建创新平台进行支持。另外在它重点的医疗设备攻关阶段,我们通过重大创新工程的项目进行支持,布局各类的创新资源。”
新华医疗已经推出第三代BFS产品,相比同类机型生产效率提升近4倍,每小时最高产量达到4.5万支,而且投产比相当优秀,生产同样多的产品,原材料仅用过去的一半,为下游制药企业节省综合制药成本60%以上。
位于湖北仙桃市的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小容量注射剂的现代化制药企业。去年,这家公司全系统引进新华医疗BFS整装生产线,2200多平米的车间、4道工序,这样的场景,不仅彰显了山东BFS全产业链的创造能力,也擦亮了海内外市场的耀眼名片。
湖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设备动力部电气工程师汪恒说:“从后面开始上品灭菌、下品包装、灯检物流,就说整个链路全部打通,就有利于它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整体的规划和打包工程。”
整体打包组合出力,如今新华医疗的BFS产品正加快向全球市场布局,越南首条非PVC软袋产线投产,俄罗斯非PVC输液产线交付,非洲多国整体进口,让世界享用国产BFS的同时,也擦亮了中国制造的山东好品牌。
新华医疗韩国代理商千丁旭说:“这套产品在韩国市场十分受认可,我们的制药企业都愿意使用来自中国的高性价比产品,我们对未来市场有很大信心。”
记者手记:
采访结束时,又一批即将发往海外的设备正安静地等待着新的旅程,我想它们带走的不仅是“山东制造”的标签,更是中国工程师对生命健康的庄严承诺。在医药装备这个“隐形冠军”的赛道上,一台设备的进化史证明:真正的创新没有捷径,有的只是对最完美数据的执着,对每毫米尺寸的较真。
来源:山东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