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帅 修从涛
为何寿光黄瓜能跨越几百公里,打入素以品控严苛著称的胖东来超市?同样一款寿光萝卜,为何之前一根卖3元,如今却能卖到15元?
一路走访探寻,答案逐渐清晰。寿光“弥水明珠·蝶变洛城”片区里,来自5个村的16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为1家蔬菜联合社。通过对种植户的蔬菜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极大增强了市场议价能力。用联合社理事长李兴刚的话讲,“倘若没有片区建设,没有片区内的持续相融,很难做到今天这一步。”
而在威海,一条精心打造的“千里山海乡村振兴路”,如动脉般串联起56个特色片区、900多个村庄。这条路早已超越交通的范畴,成为要素流通、产业联动、城乡融合的“黄金通道”,让沿线乡村真正实现了因路而兴、因路而美。
11月22日,“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的山东实践”行进式采访活动结束,上述两个故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家片区联合社的市场突围,一条片区“高速路”的串珠成链,两者共同揭示片区化建设的核心价值与深远意义,也见证片区化建设正在从物理整合迈向化学融合的新阶段。
锚定目标再接续,立足实际再深化。山东正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推动片区建设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化,从“点上突破”向“系统提升”迈进。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片区化实践的深化之路,前景广阔,生机无限。(一)再深化势在必行
11月7日,山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审议《关于加快推动以片区建设为抓手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实施意见》,充分展现了山东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实举措,将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转化为生动实践的坚定决心。
当“分类有序、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写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建议,作为片区建设探索者先行者,山东也迎来片区建设从“试点破题”向“全面深化”的关键一跃。加强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的良性互动,以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再深化,是山东对重大政治责任、农业农村发展趋势、片区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
——深化落实重大使命的必然选择。
粮食总产量达114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8万亿元,持续居全国首位,农产品出口连续26年全国第一……这些年,山东推进乡村振兴成效显著。但成绩背后,问题也不容忽视,部分村子产业弱、村集体经济收入不高等问题,仍成为乡村全面振兴路上的“梗阻”。作为打造“样板”的振兴路径,片区化推进行之有效,必须持续推进,常抓不懈。
——顺应农业农村发展趋势的务实行动。
2024年,山东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6.48%,而山东计划到2035年将这一占比提升到75%左右。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不少农村人口会向城镇集中。
观察农业农村发展趋势,村庄格局正在加速演变分化,有的村会聚集更多人口和产业,有的村逐步同城镇融合,有的村会呈现“空心化”逐渐衰落。把握规律,顺应趋势,必须持续推进片区建设,将更多地理相邻、资源互补的村庄整合为发展共同体。
——遵循片区建设规律的客观要求。
片区建设,物理连接只是起点,而不是终点。片区划定之后,如何促进内部各要素紧密流动,产生“1+1>2”的效应,是任何一个片区都要面临的长久课题。
当前,山东省市县已分类启动建设片区2070个,其中有不少是近两年才启动,这些新片区,往往存在要素流动不够顺畅、利益联结不够紧密、治理效能不够高效等问题。推动它们内部深融,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由此可见,迈向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无论是推进片区建设实现更大发展,还是持续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再深化都是绕不过去的现实课题,是一个经济大省、农业大省应有的使命担当。(二)再深化重在系统推进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向乡村全面振兴聚焦发力,是要实现“五子登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来不得半点偏科。
这就说明片区化推进的内涵和外延是极其丰富的,内涵涉及优化空间结构、强化功能组织、坚持生态优先、优化治理模式、推进一体化联动等,外延涉及产业融合、制度融合、产村产镇融合等。
从这些角度分析,再深化,是全面深化,是系统工程,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能零敲碎打、浅尝辄止,既要分清轻重缓急、把握推进节奏,也要注重条块协同、左右联动,进而实现全面突破。
——分好类、排好队,明确建设优先序,确保“抓一片、成一片”。
在“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分类有序”四个字排在“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之前。分类有序,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是片区建设的规律遵循,也是乡村振兴蹄疾步稳、走深走实的必然要求。
山东农村情况千差万别,东中西部自然条件、经济基础、风土人情各不相同。聊城“邑路繁花”片区,深挖一个葫芦的文化价值;威海“好运成山”片区,以山海撬动文旅大发展;阳信“水韵梨乡”片区,以一颗梨开辟出农文旅赛道。
进一步以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就要科学把握差异性和规律性,充分结合地方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农民接受程度,实事求是划定片区、确定片区化推进节奏,排出优先序,不能简单压指标、搞“齐步走”和“一刀切”。
——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片区一体化。
片区不是地理上相邻村庄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需要重构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协同发展的地域社会经济系统。其一体化的深度与广度,决定着片区能取得多大的发展。
如何确保各村步调一致、避免各管一摊?如何打通各类要素流动的行政壁垒?这需要完善体制机制,构筑各村协同联动的载体、渠道,为要素流动和利益协调提供制度保障。
泰安“望山泮水·文旅田园”片区,村党组织“跨村联建”,由核心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片区党委书记;莱芜“齐鲁情 映山红”片区,对来自两个镇的10个村,全要素一体规划,山水林田路一体提升;潍坊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农业农村、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作战,打破“条块分割”。
这些新机制新举措,擦亮了片区一体化的底色,也拓展了片区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组织连片共建、产业连片发展、服务连片优化、治理连片增效,必将让一体化静水流深。
——发挥市场作用,促进要素高效集聚。
为何有的村庄和片区要素资源丰富,却难有好的发展?在同等的条件下,为何有的片区发展好,有的发展慢?为何片区内各村紧密程度不高、协作力度不强?
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没有让市场力量激活要素,引领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发展。
市场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力量。从具体实践看,再深化,就要找准一条或几条产业赛道,以市场机制将各村的自然禀赋充分利用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在片区内高效集聚。
章丘“明山绣水”片区,立足城郊优势,给盒马鲜生供应有机农产品,打造万亩“稻荷飘香”田园盛景,跑出了城郊经济的“加速度”;招远大户庄园片区修建山地自行车赛道,以“赛道免费+服务付费”模式,点燃赛事经济。
这些片区从市场角度考虑问题,借助市场的无形之手,从而实现了大的发展。多从完善市场机制上着手,真正让市场成为导航灯,片区建设必将走深走实。(三)汇聚再深化强大合力
片区化推进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这就决定了单靠任何一方力量,都难以持续推进,必须最大限度汇聚各方力量。
——发挥“主心骨”作用。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再深化,就要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做实“一把手”工程,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
片区化推进所涉及的工作内容,不仅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还有农村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城乡发展要素的统筹协调。工作量之大,对统筹协调要求之高,需要“一把手”牵头抓总,最大程度汇聚起各方力量推进工作。
梳理近年来山东片区化推进的创新实践,正是因为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齐抓共管,一级带着一级干,一茬接着一茬干,小片到大片、少片到多片,山东才干出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气象。
再深化,就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做实“一把手”工程,强化五级书记一起抓的良好态势,努力抓出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成效。
——让农民唱主角。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群众建设家园的热情被激发、激情被点燃之后,所能释放出的磅礴伟力足以改天换地。
农民群众生长于乡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最清楚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乡村。片区怎么划,划后干什么、怎么干,都要倾听农民心声、尊重农民意愿,都要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沂水“花开长虹”片区,将“问计于民”贯穿片区治理始终,为把美丽乡村建到农民群众的心坎上,当地深入大街小巷走访调研,整理出“群众急难愁盼的十条问题”,一一解决;广饶大王片区,坚持工农互促,推动6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变身产业工人,年人均工资性收入达7万元以上;莒县招贤片区,创新日间照料,实现老有所养和医疗覆盖。这些做法,充分尊重了农民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了让农民唱主角。
下一步,要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尊重农民意愿,研究制定引导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政策措施,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防止出现“政府干、农民看”“要老板,不要老乡”。
——善用外部力量。
片区化,不是建“孤岛”。只有内融外引,内外互通,才能在更广阔的空间配置资源。
比如,博山“红叶柿岩”片区所覆盖的10个村庄,有优美的风貌、独特的人文,过去却因缺乏资金、运营经验迟迟吃不上文旅这碗饭。正是引入山东文旅等企业,通过深度开发,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文旅产品,这片沉寂的土地才成为文旅热土,年接待游客近140万人次。
当前,有的片区建设,受制于资金短缺、市场链接能力弱、专业人才少等因素,一些要素资源成为闲置资源、沉睡资源。各地要找准各类要素与农业农村发展的结合点,制定政策、搭建平台,着力解决好资本、技术、“新农人”等下乡的制约问题,实现农村资源与外来要素充分对接,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站在“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蓄势起航的关键节点,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再深化,不仅关乎山东乡村全面振兴的成色,更肩负着为全国进一步探索路径的使命。持续以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再深化,朝着打造“样板”再进发,山东一定能再形成一批可落地、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全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