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建,35岁,荣成市寻山街道蔡家庄人,中共党员。于1997年12月服兵役回家,现在蔡家庄村养殖公司担任司机工作。
1997年,王泽建同志刚退伍,在一个电视节目中看到台湾为大路捐献骨髓的感人事迹,他便与弟弟一起骑着摩托车到威海找红十字会想加入中国骨髓库,骑车走了有150公里,由于不知道红十字会的具体地址,一路找寻,最终在高区一家医院得知威海还没有骨髓库,这事情也就暂时放下了。后来他就加入到义务献血这个行列,并且每次献血都会申请加入再造肝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他终于接到威海红十字会的通知,要他到威海采集标本,并加入了“血小板”志愿捐献者的行列,由于“血小板”储存时间最多只有5天,只有患者需要才可以采集,在短短的几年中他共计捐献“血小板”九次之多,献血18000多毫升。
在2010年5月,他接到威海红十字会的通知,他的骨髓与患白血病的云南小伙儿初配成功,问是否捐献。他毫不犹豫的说:“我捐”!随后,他便到市里采集血样作高分背(也就是进一步的精确配型),一个多月过去了,终于再次接到威海红十字会的通知,说10项指标都附合标准,可以进行捐赠。
12月16日,王泽建只身踏上了去济南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火车。当日晚上,他在济南军区总医院进行了血压等常规检查。17日,他注射了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的动员剂。
21日早晨8时,做好前期准备的王泽建正式开始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在济南,王泽建7天时间里分两次捐献了240多毫升的造血干细胞,与之配型成功的患白血病的云南小伙儿终于得救了。王泽建是中华脊髓库120万捐献者中唯一与这位云南患者成功配型的。
他关心时事,热心公益。几年来,他以“平常心”的名义,累计向汶川地震灾区和老少边穷地区捐款2万多元,他多年一直默默无闻地助人奉献,以至他的事迹罕为人知,捐献干细胞的举动,引起了媒体的关注,经多级媒体宣传报道后,引起了强烈反响。2010年他荣获济南市文明办与大众报业集团联合举办的“感动济南年度人物”评选,获得提名奖。他的人生信条是:如果自己的一点付出,就可以影响或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何乐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