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威海好人榜

王学兰:无怨无悔的“举灯人”

2017-11-08 编辑: 孙美玲

    王学兰:无怨无悔的“举灯人”照亮患者通往健康之路

    王学兰,1970年3月出生,乳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护士长。在二十多年的护理工作中,她以病人为中心,视患者为亲人,为病人默默付出。曾经为救治情绪失控而自杀的患者,她的手指被患者掰伤;一位身患重病,周身多处压疮已深达肌层,浑身散发着难闻恶臭的老年患者,甚至其家属都认为没有治好希望,但在王学兰的精心护理下,逃出鬼门关。曾经荣获威海市“三八红旗手”、威海市“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并记三等功等荣誉称号。

    自2010年开始,王学兰带领的神经内二科护理团队就积极开展了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创建活动。在医院实行的“三贴近”工作中,神经内二科探索医养结合护理服务新模式,实行负责患者到人,建立移动式护士工作站。作为护理骨干,她负责危重病人管理、健康教育以及护理质量的把关,每日查房或翻阅病历时,不断检索,收集和提取需要学习的内容,和同事们一起学习理论知识、练习操作技能,在科室起了带头作用。

    她常告诫自己:“患者在你的心中有多重,你在患者的心中就有多重!”在她的影响下,科室全体人员的心紧紧团结在一起,始终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的护理理念。有一次,科室收治了一位40多岁侧索硬化的女性患者,疾病的折磨使她情绪极度抑郁,她发现后时刻关注这位患者的心理动态,每天交班时都嘱咐夜班护士特别留心病人的行为。有天晚上,下着大雨,夜里两点多钟,她接到值班护士的电话,这位患者偷出丈夫包里的剃须刀割破了自己的手腕!患者情绪失控,任何人近身不得。她心急如焚,冲进黑沉沉的雨夜里……当她赶到科里的时候,浑身已经湿透了。她顾不得浑身冷得发抖,一边冲过去紧紧抱住那位患者,迅速为其做简单包扎,然而患者极度烦躁,几度用力挣脱她的手……当她和外科医生一起把患者送进手术室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浑身又是水又是血,她的左手指被患者掰伤了,疼痛难忍……

    当病人做完缝合手术,她守在病床边,握着患者的手,看着病人安静地睡去。当患者醒来的时候,已经是黎明了,看到王学兰还守在自己的身边没有离开,患者摸着王学兰肿胀的左手流泪了:“护士长,对不起!就是为了你,我也一定要活下去!”王学兰欣慰地笑了。当她亲眼看到患者树立起生活的信心,由衷地感到欣慰。

    王学兰带领神经内二科的医护人员认真践行“十个一”服务理念:仪表美一点,微笑甜一点,言语暖一点,查房勤一点,观察细一点,行动轻一点,业务精一点,帮助多一点,亲情浓一点,宣教多一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科室整体护理水平不断提高,被评为医院优秀科室,得到患者以及家属的一致好评,病人满意度达到98%以上。

    2016年12月底,科里收住了一位八十多岁的患者,同时患有脑梗塞、帕金森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老人入院时已经昏迷,周身多处压疮已深达肌层,浑身散发着难闻的恶臭。由于这位老人已经患病多年,家属送他来医院时,根本没有抱着能治好的希望,只希望老人能活过这个春节就知足了。

    然而,王学兰并没有放弃,她立刻和同事们一起为患者吸氧、导尿、输液、升压……病人血压不稳,病情危重,家属几乎要放弃治疗,她便鼓励家属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老人身上压疮的渗液渗到床单上都是粘乎乎的,恶臭难闻,每一天,她都亲手细心地给他擦洗、换药,翻身、拍背……压疮深、部位多,每一次换药都要半个多小时,家属感动地说:“护士长,真没想到,您还会亲自来干这些又脏又苦的活。”

    春节过后,老人的病情奇迹般地有些好转,有时能听懂她的话,能点头或摇头,眼神里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她时常熬些小米粥,坐在病人的床前一口一口地喂到老人嘴里,老人的脸颊渐渐有了红润,身上的压疮渐渐好转。两个月后老人能简单地说“好、疼、不”等简单的字。在王学兰和同事的精心照顾下,2017年4月1日,老人竟然能用微弱的声音抓住她的手,对她说谢谢。她顿时热泪盈眶,四个多月的辛苦、坚持和希望,在那一刻化成了欣慰的泪水!

    工作中,她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耐心感动着每一位患者。每天早晨,她都带着阳光般的微笑,走进病房,向患者们问好;遇到经济困难的患者,时常给他们一些帮助,有时是几件衣服,有时是几十元、几百元钱,有时是一碗粥、一盘饺子……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她说不值一提,但是却像涓涓的河流,拉近了和患者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