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世科,男,1967年1月出生,威海市芸祥绣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为了继承发扬鲁绣百年工艺再次焕发光彩,他十余年钻研创新,重新学习了鲁绣技艺的几十种技法;十余年的严谨求实,他把自己的工资全部拿出来去学习书法、绘画,以提高鲁绣创作水平;十余年的兢兢业业,他成立了工作室,带动身边的学生、员工一起钻研鲁绣的新技艺。多部作品在全国获奖,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首席技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威海市鲁绣传承人等。
他出生于威海市文登区高村镇一个世代鲁绣之家。从小在祖母和母亲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下,喜爱上民间鲁绣艺术。少年的他,常常照着母亲制作的绣品,用针线仿照制作。在小学美术课上,老师发现了他的艺术天赋,曾格外关照培养,使他的兴趣更加浓厚。1988年,田世科从天福山职业高中美术专业毕业后来到文登绣品厂做了一名设计员,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夙愿。当时的文登因为鲁绣而闻名全国,绣有鲁绣的床品、桌布一件难求,每一个村庄都有鲁绣作坊。刚参加工作的田世科主要从事鲁绣创作和管理等工作,并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殿太,潜心研习鲁绣工艺。
田世科在绣品厂设计团队里,博览古今中外有关绣品设计图书,节假日他骑自行车到农村向鲁绣艺人求教,多次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家纺抽纱工艺品博览会,博采众长。随着文登的家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田世科设计的鲁绣作品受到国内外更多用户的喜爱,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领导的器重。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机绣逐渐代替手绣,鲁绣床品、桌布的附加值一降再降,利润甚至降到几毛钱,原先的红火产业风光不再,许多工人选择了其他行业。当时的田世科已经开始负责公司的管理运营,并成为鲁绣非遗文化的传承者。看到鲁绣的没落,他痛心疾首。
2006年,田世科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决定为文登鲁绣、为公司的几百号工人、为这个产业做一些事情。田世科选择了一条最简单、也最艰辛的道路——自己带头创作刺绣,绣出最出色的作品去参加全国各地的比赛,以提高鲁绣的知名度和附加值。
说简单,是因为这个办法能让鲁绣再次焕发光彩,说艰辛,是因为这意味着田世科要重新拾起绣花针,不管成功与否他都要绣下去。
手拿绣花针的田世科选择了一条静默孤独的道路,坚持走下去。十年的始终如一,他重新学习了鲁绣技艺的几十种技法;十年的严谨求实,他把自己的工资全部拿出来去学习书法、绘画,以提高鲁绣创作水平;十年的兢兢业业,他成立了工作室,带动身边的学生、员工一起钻研鲁绣的新技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田世科的作品获奖无数,创作的《荣华富贵》荣获2012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春意盎然》荣获2014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梅兰竹菊》荣获2016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他突出的社会贡献和业绩受到各级政府和业内人士的首肯: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首席技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威海市鲁绣传承人等。2014年,人社部授予以他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其研发项目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优秀奖2项,拥有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150多项。
荣誉面前田世科没有止步,带领工作室人员在传统鲁绣工艺的基础上不断研发新工艺、新技术,改变设计思路,大胆创新,通过技术改革,进一步挖掘传统鲁绣工艺,并辅助特种技术设备,选用优质面料,以机代手,制作出的产品在保留传统鲁绣手工技艺特点和效果的同时,产品质量和档次都大幅提升,大大解决了鲁绣不能大批量生产的难题。
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工作中,田世科时刻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言传身教,潜心传授技艺,将自己的所长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一代设计师。带过多少徒弟,田世科已经记不清了,他的徒弟中有3人获得威海市、文登区首席技师的称号。
在员工眼里,田世科从不摆架子,他建立了详细的生活困难家庭员工档案,定期走访这些困难员工,看望慰问困难家庭员工,鼓励他们奋发向上。
如今,只要有相关展会或者比赛,田世科都会带着他的绣锤,去宣传鲁绣的魅力。每年,他还会抽出时间走进文登的中小学课堂,给孩子们讲解展示文登鲁绣,希望能把灿烂的鲁绣文化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