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才:心怀“环保梦”有诺必行 不挖金矿只种树
刘忠才,男,1972年3月出生,乳山市下初镇黄格村村民。年轻时的刘忠才是一名采矿人,开采附近金矿。由于接连不断的无序开采,山岚土地遭到大面积破坏。看在眼里的刘忠才为了绿水青山,毅然放下锄头,大力发展种植业。几年过去了,心怀“环保梦”的刘忠才用自己的坚守,履行了当年的诺言,曾经的荒山不在,山中重现绿意。
刘忠才是乳山市下初镇黄格庄村土生土长的农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地发掘出丰富的金矿。无数农民放下锄头上山采矿,刘忠才也不例外:“原来我们每天起早贪黑,年收入也就千把元,金矿赚钱多,也就不计后果的上山开矿去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村民们红了眼,也让山岚遭了殃,几年下来,刘忠才靠着挖矿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财富,但无序的开采也使本就脆弱的山岚更是满目疮痍。山岚附近的村民最怕的就是大风天,一刮风,遮天蔽日的黄沙滚滚而来。
看着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由于采矿被破坏得伤痕累累,刘忠才开始审视采矿这门营生手段,这样做真的对吗?刘忠才像一个懵懂的孩童,开始接触学习环境保护的知识,也充分认识到了保护环境对家乡百姓的重要性。正是思想认识上的这种转变,他暗暗做出一个十分重要的决定。2014年,他先后在家乡承包了500亩山岚土地,并根据土质条件,依次种植了经济林、景观林、成材林,并大面积种植果树,以造林为基础,逐步改善山岚的土壤植被,立志将这片荒山变为绿林。
挖金矿刘忠才是把好手,可种树他却是个外行。刚刚起步时,由于没有经验,刘忠才购买的几千株树苗病的病,死的死,成活率非常低。为此,他特地请来了苗木种植专家手把手地教大家。为了照顾这些树木,刘忠才索性把家就安在了山上,起早贪黑跟着工人一起干。几个月下来,他人变得越来越瘦,脸也越来越黑。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刘中才起早贪黑的忙碌之下,果树开始茁壮成长。眼瞅着这些亲手栽种的果树一棵棵成活了,刘忠才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很难想象,这片树林以前都是大大小小的矿坑,刘忠才以前的金矿就在这附近,当初为了挖金子,刘忠才可没少在山上挖洞,他笑称这是在还当年欠下的环境账。
但刘忠才的种植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创业之初,刘忠才遭受了非常大的阻力。面对家人的不理解,邻里的嘲讽,憨厚的刘忠才只是笑笑:“家里人觉得我把这些年辛苦赚的钱都投到种树上去了,肯定会赔本,这些年就白忙活了。”“原来俺们都不太理解他,觉得他成天早出晚归的伺候那些树,还不如出去打工赚钱。”刘忠才多年的邻居王淑珍说。当被问道现在的想法时,刘淑珍笑言:“现在肯定觉得当初想错了,眼瞅着老刘把俺们这边的荒山变得一片绿,俺们也跟着高兴。”如今,刘忠才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投入绿化荒山的工程中,他们自发组成小组,每天定时去山上为果树浇水施肥。每到丰收的季节,看着满山的硕果,刘忠才打心眼里高兴。
为了将他的树木种好,刘忠才没少吃苦头。一年前的一次暴雨天气,刘忠才晚上睡觉前才想起他刚刚种植的树苗没有防护,连夜起床,摸着黑去山上照顾树苗。雨天路滑,刘忠才急着上山,没带照明设备,直接从陡峭的山路上摔了下来,刘忠才翻下山坡,山上的岭石和杂草给他身体划出数条血口子,幸亏及时被一棵果树挡住才没有摔下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尽管捡回一条命,但依然让刘忠才在床上躺了半个多月。“就是觉得太苦太累了,俺心疼他。”提起刘忠才,妻子直抹眼泪。那次的经历刘忠才现在还心有余悸:“如果不是那棵树,我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呢,我栽的树都是我的大恩人啊。”刘忠才认为,山上的树是有灵性的,就像是那次遇险。
现在,刘忠才已种植2.3万株景观林,经济林中果类品种主要有大樱桃、油桃、苹果、大枣、无花果等。“五六月份吃大樱桃,七八月份可以吃到咱们的油桃,秋天苹果就下来了,这样一年四季的果树基本都配齐了,形成一个四季的采摘园。”刘忠才细细规划着。“自己也感觉到农业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朝阳产业。并且现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过去意义上的农业只是种养,现在是可以把它变成一种观光休闲的地方。”
如今,五年过去了,曾经的荒山变成了如今的“绿水青山”,满目疮痍的矿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林。现在的刘忠才,依然忙碌在他的树林中,因为满山的树不仅是他砸下的半辈子积蓄,还是承载了他绿色财富的梦。
五六年的时光,花白了刘忠才的鬓角,唯一不变的,还是他仰望这片土地时那颗赤诚之心。对他来说,这片他挥洒着汗水浇灌出来的青山,才是他对家乡,对父老乡亲最好的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