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情义孝女真情付出尽孝道 赡养4位继父继母十余载
李燕,女,1970年1月出生,经区凤林街道凤林龙凤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在亲生父母相继去世后的十余年里,她和丈夫仍把各自的继父继母当做亲长辈一样对待,尽心尽力照顾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四位老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李燕一家的奉献、孝老爱亲精神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好的继承。
李燕一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因为独自抚养两个孩子比较困难,经人介绍认识了李燕的继父,之后二人共同生活,抚养李燕和她年幼的弟弟。虽然家庭负担有所减轻,但父母毕竟要外出赚钱养活一家人,为此年幼的李燕就主动将家务活全揽了下来,买菜、做饭、洗衣、家庭卫生,全都是她一人包,一家人虽然过得拮据,却也其乐融融。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母亲41岁那年被诊断为糖尿病晚期,李燕决心做好家里的“顶梁柱”,鼓励自己振作起来,毕竟母亲和弟弟还需要她,整个家还需要她。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李燕经人介绍与现在的丈夫相识,二人年纪相仿、性情相投,且都恪守孝道、待人和善,对方被李燕的为人以及对父母的一片孝心所深深吸引,经过几个月的相处,二人结为夫妻。
然而天不遂人愿,2004年,李燕母亲最后还是因病情恶化去世。母亲走后,李燕便一心照顾继父的日常生活,即便继父而后另寻老伴,李燕仍然把他们当作亲生父母一般孝敬。至于李燕的丈夫,两人的家庭情况基本相同,李燕的丈夫从小失去父亲,母亲随后改嫁。由于婆婆上了年纪,行动不便,李燕夫妇二人在婚后一直悉心照顾,尽心赡养两位老人,婆媳关系处理得相当融洽。几年后李燕的婆婆因病去世,在婆婆走后,与李燕丈夫无血缘关系的继父再娶,李燕便与丈夫共同担起赡养四位无血缘关系老人的重任。
再多轰轰烈烈的誓言也比不上实实在在的行动,在李燕夫妇这里,脚踏实地地履行孝道就是他们对这四位老人最深情的付出。
如今,李燕一家和四位老人都生活在凤林村,老人们住在龙凤社区,李燕一家则住在和美社区,虽然分别住在两个社区但步行10分钟就可以到了。李燕的继母和她丈夫的继母实际上也分别有自己的儿女,但李燕一家与老人们的儿女相处融洽,在外人看来跟真正的一家人没什么区别。平时照顾老人时,大家都会提前协商,这个周这家人来送饭,下个周另一家来送饭。有时候老人生病了,除了老人们的亲儿女会照顾老人外,李燕一家总是义无反顾地主动提出来跟他们换班来照顾老人。2017年冬天,李燕的婆婆突然感到腿脚使不上劲,总是发麻,去医院检查后发现是腿部肌肉血液不循环。正巧那段时间婆婆的儿女在外出差,李燕就每天顶着寒风去婆婆家里,先用热水给婆婆敷腿,然后再按摩至少2个小时来促进腿部血液循环。后来婆婆的亲生子女们出差回来,李燕还是回定期看望婆婆,为婆婆按摩腿脚。在李燕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婆婆腿脚发麻的症状慢慢得以改善。无论是四位老人的衣食住行或是生活起居,只要李燕有能力做到的,就一定让老人们满足,让他们丰衣足食、安享晚年。
有人说,孝敬老人最大的挑战是保持高度的耐心与理解,千难万难难不过给老人个好脸色。尽管有时候李燕也会遇到难心事,也会遇到情绪焦躁的时候,但她从不在“父母”们面前表现出来,总是面带笑容,想尽一切办法把老人们哄开心。她在做人做事上也是如此,李燕时常提醒自己的儿女:“人在气头上往往很难把话讲清楚,即使发生了争吵,也要保持足够的耐心,虚心诚恳的倾听,才能彼此交心。”
有人对李燕的孝顺表示疑惑和不解,但她却说:“谁都有需要别人照顾的那一天,我也有儿女,我得为儿女做出榜样,即便四位老人与我们无血缘关系,但孝顺是我们的责任。只有我现在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像我孝敬父母那样孝敬我。”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深知父母恩,行孝不辞劳。她的无私奉献与孝顺得到邻居的称赞,得到亲人们的认可,是身边人们的表率,也是对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最好的传承。尊老、爱老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而博爱、大爱更能体现一个人优秀良好的品质,每个人都有老了的时候,只有我们为下一代儿女树好尊老、爱老的标尺,让他们从小在爱的氛围中接受熏陶,才能让他们明白,爱心、孝心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责任和品质。只要爱心无涯,孝心永驻,就能使每个家庭和社会获得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