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建立并推行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6月28日,市人社局召开“全市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部署会暨人力资源供求服务平台建设座谈会”,对2019年全市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作出部署安排,对培训工作流程、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办法等进行了详细解读和业务培训,并就“人力资源供求服务平台”建设广泛征求意见。市及各区市人社局分管领导、培训主管机构负责人和业务科室负责人、职业技能认定培训机构负责人共计80余人参会。

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基础性工程,关系千家万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下步,市人社局将坚持以服务群众为中心,建立推行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一方面,围绕“大规模”培训做好文章。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及新一轮就业创业培训政策,健全完善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紧紧围绕高等院校大学生、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五类重点群体的培训愿望和需要,充分发挥认定培训机构作用,开展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培训。围绕重点企业特别是冲击新目标企业需求,创新“线上理论培训与线下实操培训”相结合的模式,积极开展岗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解决工学矛盾。围绕乡村振兴要求,重点对接十大样板片区,深化提升“就业创业培训下基层”“精准扶贫直通车”“乡村人才培训直通车”培训品牌项目,实施“威海鲁菜名厨助力乡村振兴”工程,打造乡村人才振兴培训品牌。另一方面,在“重规范、强监管”上下功夫。各级培训主管机构和各认定培训机构要强化党建引领,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培训工作开展。要严格落实《威海市职业技能培训实操手册》,对所有培训项目的开班备案申请、学员对象资格、培训内容与课时、全程监管、补贴审核拨付、绩效考评等必经步骤和关键节点作出“规定动作”,强化培训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严肃查处各类违规培训和弄虚作假、套取骗取、冒领培训补贴和鉴定补贴等行为,实现职业技能培训监管标准化、无死角、全程留痕,确保发放的每一笔资金补贴名副其实、安全到位、不出问题。
在“人力资源供求服务平台”建设座谈会上,各区市及认定培训机构结合业务实际,踊跃发言、积极献策,提出了一体化平台功能完善、就业信息匹配、大数据比对、职业能力测评、培训师资共享、培训供需及认定机构信息发布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为我市变革传统服务模式,创新搭建公共就业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信息技术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提供了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