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敬业奉献

王兆言:托起最美的夕阳

2019-10-16 编辑: 乔莉

    王兆言,男,1962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老年公寓院长,中级养老护理员。2013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十二五期间,王兆言因在扶老助残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被威海市老龄委评为“先进个人”。该同志自2004年担任院长以来,以“一切为了老人,为了老人的一切”作为自己的行动宗旨,处处为老人幸福生活着想,披星戴月守住了老人们的欢声笑语,守住了老人们的最后希望,守住了老人们的夕阳美好。工作中始终坚持“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的服务理念,不断改善老人的生活环境,提升员工的服务理念,使凤林老年公寓得到社会各界及老人们的一致好评,将凤林老年公寓打造成了一个业界深知的标榜型老年公寓,为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提供了美好和谐的场所。

    百善孝为先,带头树典范

    王兆言常说:今天的老人就是明天的我们,善待了老人就等于善待了我们自己。那时候村里还没有老年公寓,王兆言还是个个体老板,五保老人们则都是各自生活在自己的家中,家里有院子,冬天下雪后,五保老人们的院子里总是会有一个身影,在默默的扫除积雪。为了怕老人们滑倒发生意外,王兆言总是在每一个下完雪的早晨为老人们扫除积雪。有一次,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苗大娘独自在家中做饭时突发高血压晕倒,正在给苗大娘院子扫雪的王兆言碰巧听到,赶紧扔下扫帚,背起苗大娘就往医院跑,因为抢救及时,不仅挽救了苗大娘的生命,还温暖了一颗冰冷多年的心。从那以后,他有空就去看望苗大娘,陪她聊天,干些体力活。几年后苗大娘生病住院,王兆言起早贪黑地去医院探望、陪伴。期间,他妻子也病倒了,由于苗大娘病情危重,他把妻子安顿好后,又回到医院里陪伴苗大娘,几天下来,人瘦了一圈。苗大娘弥留之际,用孱弱的双手拉着王兆言的手说:我这辈子也算是有儿子啦。

    2004年,随着城镇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多,旧的老年公寓由于房间少、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于是全新的凤林老年公寓建成开放。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新建成的老年公寓一开始便遇到了大大小小的问题,首先就是老人的问题,初期入住的大部分都是五保户老人,脾气性格都不同,而王兆言由于多年自愿照顾五保户老人,已经很熟悉他们的脾气和生活习惯,在凤林村村委会成员多次讨论后,由杨书记亲自任命王兆言为凤林老年公寓院长。担任院长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紧缺,资金紧张导致很多的开销受到影响,但他却从未因此亏待老人,宁愿自己受点累也不愿看到老人们受苦。有时候老人们想吃点不一样的蔬菜瓜果,王兆言二话不说,安排工作人员联系进货商,只要老人们吃的开心吃的放心,王兆言就觉得一切都值得。除此之外,王兆言还多次联系爱心单位到老年公寓举办活动,爱心单位捐赠的物资也全部用到了老人身上。在这一年里,老人们的生活质量不仅没有受到资金短缺的影响,反而不断的得到提升。而另一边,王兆言则带头节省自身开支,自己和工作人员的伙食长时间不变,都是最普通、便宜的菜。老人们吃“好”,工作人员吃“饱”成了他们不成文的规定,老人们吃虾,他们则喝汤,老人吃猪蹄,他们则吃海带,省下的钱全部用在了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上。因为这件事情,王兆言至今还经常对工作人员说:我对不起大家,那段时间让大家受苦了。而工作人员却说:“院长一直对我们说要善待老人,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们自己,我们早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早就把老人们当做自己的亲人了,只要老人们能过得舒心,我们也就开心了。”截至目前,王兆言联系爱心单位捐献的物资达五十多万,老人们的生活因为王兆言的存在,有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凤林老年公寓入住160多名老人,王兆言既是院长,也是老人们的“儿子”。每天6点多钟,他都会准时来到老年公寓,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已成为他多年来的习惯。老人们有什么事都乐意对他说,虽然老人们的表达能力不强,但是他从不嫌烦,总是耐心地倾听。如果老人有需要,他总是想方设法去解决。住在三楼的张大叔是一位下半身残疾的老人,常年靠轮椅行走,不方便到楼下的棋牌室娱乐,看到其他老人玩得那么开心,他一个人闷在屋里羡慕不已。王兆言知道以后,不仅安排人经常推他下楼和大伙儿一起玩,还专门购买了一副象棋放在张大叔房间里,让他可以不用下楼就能和他的老朋友们下棋。正是这样的细心和贴心,让老年公寓的五保老人们提起王兆言个个都竖起大拇指。

    发挥实干精神,勇挑责任重担

    担任凤林老年公寓院长之后,王兆言深知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通过外出学习、实地走访等方式积极探索老年公寓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努力发挥实干精神,工作中的每一项事务,他都亲力亲为,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

    为了提升老人饮食健康,节省老年公寓开支。2010年,王兆言同志多次建言协调,开垦了六亩自营菜园。菜园里的无公害蔬菜瓜果成为了凤林老年公寓老人饮食的一大亮点。春种秋收时菜园人手不够,他在调动人手的同时,更是亲自上阵,松土、挖坑、放种,累的腰酸腿疼也从不说累。他常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老人,只有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老人才能住得安心、过得开心,子女们才能真正地放心。

    有一次,菜园需要种白菜,但是人手不够,王兆言不顾发烧的身体,顶着太阳头上冒着虚汗,脸色煞白,也照样干活。忙活了一天终于帮忙把白菜种上了,傍晚回家,高烧已经接近40度,家人赶紧把他送往医院。医院的大夫得知王兆言是带着发烧的身体干了一天体力活后,大声训斥他说:你要不要命了?王兆言笑着说:我没事,但是今天不种上白菜就来不及了。这番话惹得王兆言爱人眼泪直流,医院的大夫们却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由于过度劳累使王兆言的发烧更加严重,只好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他仍然不忘工作,心里依然惦记着院里的老人们,电话不离手,一天的工作下来,没能好好休息身体,总是被小护士埋怨。他却总是笑着跟小护士保证,一定好好休息。

    王兆言住院的消息被凤林老年公寓的老人们知道后,老人们十分担心,大家都担心自己的好儿子的身体状况,纷纷要来探望,都被王兆言一一拒绝了。“我没事,扛得住”他总是这样对身边的人说。

    出院后,王兆言第一时间回到老年公寓看望几日不见的老人们,老人们握着他的手,流下了心疼的眼泪。谁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呢,王兆言就是他们的好孩子。

    丰富精神生活,陪衬最美的夕阳

    王兆言说:国家强调要丰富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更是不能忽视。有不少老人有看戏的习惯,以前有儿女陪着,还能到处溜达着听听戏,现在他们的儿女不在身边,我们就是他们的儿女。有一次王兆言从外地办事回来,路过门口时碰巧听到老人们在讨论戏曲,言语间流露着对戏曲的渴望和无奈,王兆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回到办公室,放下包就开始寻思着为老人们安排演出。同他一起出差的人劝他,刚长途跋涉从外地回来,好歹休息一会,王兆言却严肃的说“老人的事等不得,等我安排好了就能放心休息了!”王兆言这一安排,就是15年,15年里,他联系爱心组织举办的活动达200多场,仁德公益每周天为老人包水饺,戏剧协会、龙海剧社的戏剧演出、郎朗琴行的乐器表演,致橡树幼儿园、皇冠中学、外国语学校看望老人的活动,重阳节、感恩节、妇女节邀请老人儿女和社会组织为老人庆祝节日等等。

    “以前在家过生日,孩子们忙的忙,上学的上学。现在我却特别期待过生日!为啥呢,因为每个人过生日,王院长都会主动帮我们联系子女,请他们回来陪我们,有时候我们不好意思说的话,王院长都帮我们对孩子们说了。”说着王大叔摸了摸眼角的泪。王兆言为了老人们能过个舒心的生日,除了提醒子女们回家外,还特意准备了一个小餐厅,餐厅中间放着几个大圆桌。有时儿女们来接老人回家过生日,一听说餐厅里有为他们特意准备的餐桌,而且是一条龙服务,都决定直接在老年公寓里聚餐,不仅吃的放心,也避免了老人们来回奔波。在王兆言的不断努力下,丰富多样、持续不断的文艺演出和活动策划丰富着老人们的夕阳时光,构筑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回忆。

    王兆言的好大家都记在心里,一位大姨说“以前在自己家的时候,经常跟老姐妹一起去广场溜达,我俩都喜欢看戏看演出,看别人在舞台上跳舞,自己心里也跟着跳起来。没想到现在行动不方便了,在老年公寓里还有送上门的演出,别提多开心了!晚年能有王兆言院长守护着,我真的知足了!”

    作为老人的好孩子,更作为一名老年公寓的院长,老年公寓的生存与发展、老人的吃穿住娱都时刻挂在王兆言的心上,他将一直秉承“敬老、爱老、护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为老人们提供一个幸福美满的大家庭,并继续做老人的好儿子,社会的好榜样,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人,做我们心中最美的那个人。(凤林街道办事处邓丽娜、徐海晶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