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助人为乐

郝兴洲:竹岛街道有个“倔老头”

2019-10-16 编辑: 刘思冰

    提起郝兴洲,大家并不陌生。早年,环翠区竹岛街道黄山社区的老人郝兴洲就因从市红十字会领回了一张“遗体捐献登记证书”而被大家所熟知。

    而为了取得这张带着大红印章的登记证书,老郝给家人做了长达4年的思想工作......

    如愿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

    “您志愿在逝世后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事业,这种高尚的精神,将永远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扬。”2014年11月19日,老郝从市红十字会领取了自己的“遗体捐献登记证书”和遗体捐赠卡。拿到这个证书并不容易,在发证之前,老郝的老伴赵淑珍、大女儿和小女儿也分别在志愿书上签了字。

    在征得家人的同意后,老郝没有直接去红十字会办手续,而是先去医院做了一次全面体检。几天后,检查结果出了,上面显示老郝除了有点脂肪肝之外,没有其他毛病。

    “我这个人较真,既然要捐,我就想给人家捐出好的部分,这样对人家的帮助才更大。”老郝表示,本着这样的想法,他才去做体检。

    2014年10月中旬,老郝来到了市红十字会,表达了想要捐赠遗体的意愿。由于不了解办理捐赠程序等各种原因,老郝来回跑了三趟。11月初,老郝的家人在志愿书上签上了字,这事才最终办妥了。

    “倔老头”苦劝家人四年之久

    说到捐赠一事,老郝说,自己不是突发奇想。

    2006年,老郝的一位亲戚得了白血病,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配型,这个亲戚很快就离开了人世。“如果有更多的人愿意捐赠骨髓进行配型,兴许许多生命不会结束得这么早。”当时,这样的想法在老郝的脑子里一闪而过。

    早前,老郝和老伴赵淑珍在家看电视,节目上介绍了一位遗体捐赠者捐赠的7个器官救活了6个人,当时,老郝郑重地对妻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老伴,我将来要是没了,我想把自己的遗体捐出去……”

    听到这话,赵淑珍不干了。“我不同意。”老伴一句话回绝了。

    但是,那天晚上,赵淑珍失眠了。“我不知道他咋想的,遗体捐了,不就啥都没了。我想他了,连个祭祀的指望都没有。”当时的赵淑珍对于捐遗体这事特别反对。

    可是,已经下定决心的老郝也很倔,之后,他又反复提了几次捐献这事,但都被斩钉截铁地拒绝了。他不仅没能做通老伴的工作,大女儿和小女儿知道这事后,也找上门来。

    “爸,你这寻思啥事呢,我们又不是没钱给您买墓,你为啥要捐?”两个女儿对于老郝捐遗体的事也上火了,一百个反对。

    见家人对这事反应有点大,老郝决定缓一缓,他开始设法给家人做工作,首先从老伴“下手”。他搜集了许多遗体捐献的事例和报道,有时间就向老伴灌输,让赵淑珍在潜移默化中突破传统观念。

    “我要是走了,你留着的也就是一盒骨灰而已,但是我把遗体捐赠出去了,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这样也是一种生命的延续。”老郝对老伴说。经过不懈努力,家人最终被老郝的“倔劲”所折服,赵淑珍率先投了赞成票,两个女儿最终也同意了父亲的决定。

    “这事我爸不知道和我们说了多少遍了,说明他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我们做子女的也尊重老人的决定,将来也算是实现了他的夙愿吧!”老郝的大女儿说。

    “老好人”志愿服务社区十余载

    老郝要捐遗体这事,很快在社区里传开了。很多人说老郝境界高,更多的人却是不理解。但是如果真的了解了老郝平时的为人,对这事也就不会惊讶了。老郝有个外号叫“老好人”,他最喜欢的就是帮人,在社区志愿服务了十多年。

    提起老郝,居民们津津乐道的就是他长期帮助残疾人老李这事。老李因意外而致残,平时只能在家。怕老李一个人在家憋闷,老郝便隔三岔五地到他家坐坐,陪着聊天,并搀扶着老李做康复训练。天气好时,郝兴洲还会背着老李到楼下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老李比老郝胖一圈,个头也高,每次背老李上下楼,老郝都累得满头大汗。在老李被儿子接走后郝兴洲还经常去探望他,他们建立了兄弟般的友情。

    小到修水管、装灯泡,大到邻居家的红白喜事,哪里需要帮忙,哪里准有老郝的身影。老郝的热心肠在社区里越来越出名,一次凌晨2时,邻居家有老人过世了打电话过来,老郝穿上衣服就直奔医院去帮忙了。这个“倔老头”这些年一直默默做着自认为该做的“小事”当志愿者,为邻居磨刀....社区居民哪儿有难题就往哪儿跑。

    “老郝当了一辈子好人,干了一辈子好事。现在活得好好的,他却想着将来走了捐献遗体,继续帮助别人。他就是这么个热心肠的大好人!”社区居民都这样说老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