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社要闻

聚焦:“威海市乡村振兴专家大讲堂”开讲了!

2020-01-20 编辑: 宋倩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国家级专家人才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快我市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和田园综合体的高质量建设与发展,2020年,市人社局将创新打造我市乡村人才振兴高端培训和专家服务品牌——“威海市乡村振兴专家大讲堂”活动,以乡村人才振兴助力我市乡村全面振兴。

1月15日,由市人社局、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联合举办的2020年度首期“威海市乡村振兴专家大讲堂”正式开讲。来自全市80个市级、区市级、镇级样板片区(田园综合体)负责人,涉农企业(园区)、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者及新型职业农民,市乡村振兴服务队工作人员,各级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专班成员单位负责同志等近300人参加。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王子明同志主持大讲堂活动。

接地气

专家主题讲座精彩纷呈

首期“大讲堂”活动邀请了原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和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先生,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陈金发先生2位国内知名专家作为主讲嘉宾,重点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话题,用生动鲜活的案例、全面丰富的数据,为参训人员呈现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和美好愿景。讲座主题立意高远,又接地气,深入透彻,通俗易懂,既有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准解读和深入分析,又有对我市具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独到见解和有益建议,对我们汇集各类专家人才、推进农业“新六产”、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红宇副院长作了《努力实现高质量的全面小康》主题讲座,全面盘点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三农”发展取得的成效,深入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领域短板,并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全面小康、实现农民增收提出了思路。特别是结合威海特色优势产业,从全新的视角对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发展提出了诸多独到的见解,并对我市精准打造乡村人才振兴培训品牌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现场人员听得入精会神、豁然开朗。

陈金发副主任围绕“推行全程质量控制,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主题,从供给结构性改革、农业战略地位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新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新要求,深入浅出讲述了农产品生产在解决农产品安全问题、投入品使用问题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三个维度”有关内容,并以“佳沛” 猕猴桃、“立顿” 红茶等典型案例为引子,对务实认知品牌、农产品消费对象和区域定位、全程质量控制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整个授课现场掌声不断,气氛热烈。

收获多

参训人员感言受益匪浅

作为“威海乡村振兴专家大讲堂”的首场讲座,来自各级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专班、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和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参训人员报名踊跃、兴趣盎然,授课现场座无虚席,每个人都沉浸在热烈的会场气氛中享受新知识、新理念的饕餮大餐。参训人员纷纷表示:“威海乡村振兴大讲堂”活动开展非常及时,高层次农业专家讲得专业、贴近实际,以新颖的课程内容让大家感受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的脉动,普遍感到收获良多、受益匪浅。

“这次培训有我想学的”,米山镇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员杜鹏飞兴奋地说,他表示:这次讲座,邀请了全国知名的专家,对于在基层的我们来讲,机会非常难得。特别是听了两位专家的授课,为做好今后工作明确了方向。今后将积极吸收和借鉴专家的好意见,加强对米山镇农产品全过程质量监控,引导米山的苹果、蓝莓、蜜桃、甘薯等特色产品积极开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全方位提升米山农产品市场美誉度。他希望“威海乡村振兴专家大讲堂”活动长期开展下去,并希望“大讲堂”能搬到基层和田间地头去。

“太震撼了!”文登德丰农业有限公司谭永长经理表示,在乡村振兴发展大潮下,谁把准乡村振兴“脉搏”谁就能更好挖掘发展潜力,听说这次讲座消息后,我立马就报名参加了。两位专家讲座授课,对今后我们企业产品销售定位、产品生产质量把控等方面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授课专家张红宇副院长对威海市乡村振兴工作寄予了极大期望:“威海市在苹果、花生等农业、种植业领域,特别是海产品产业方面亮点纷呈,为全国人民提供了丰富的“菜篮子”产品。下步要在高端化、多元化、绿色化做大文章,比如围绕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当地蓝天碧海等资源优势,做好农业与旅游结合、农业和文化结合文章,打造富民产业”。

话发展

专家与十大样板片区面对面座谈

在接下来的“威海市乡村振兴样板片区人才需求座谈会”,张红宇副院长、陈金发副主任与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高级农艺师龚娅萍、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李雪松、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扶贫创业发展委员会主任李伟国5位专家,与全市十大乡村振兴样板片区负责人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十大样板片区负责人依次介绍了各自农业发展基础、产业结构以及发展瓶颈、薄弱环节和人才技术项目资本等需求,与会专家进行了现场指导与深入交流。

张红宇副院长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现代农业发展已经发生了沧桑巨变。特别是随着观光休闲农业、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等新模式的出现,农业发展的功能与特点也在不断变化,我们要用敏锐的、全新的眼光观察新问题、适应新形势,要从经营体系、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等多维度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价值。谈到教育培训问题时,张红宇副院长认为,要通过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双管齐下,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乡村振兴从业者。

陈金发副主任结合自己在一线指导的案例为大家深入浅出阐释了农业产业发展、农业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在产业发展方面,他认为,农业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在于“强”,不应一味追求规模大、产量大,而是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做出产业优势与特色。例如文登西洋参产业,相比于追求产量,更应注重产品的质量和经济价值,以质取胜。谈到人才问题时陈金发副主任指出,一定要立足于当地的人力资源开发,甄选人才的标准更应注重人品与初心,只有真心实意为农民解决问题的人才才能够支撑产业持久发展。

王子明局长在座谈中强调:一要坚持标准化,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种植养殖标准化和乡村旅游标准化,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打造精致农业模式;二要坚持科学化,通过联合高校院所、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等引入科学的发展理念和技术;三要突出精细化,在样板片区的运营与管理上下足功夫,将产品与服务规范化、精细化,奠定产业发展基础;四要彰显特色化,立足各自区位及产业优势,擦亮一方乡村振兴品牌。

“乡村振兴专家大讲堂”是市人社部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攻坚突破年”部署要求,精心打造高端培训品牌和专家服务品牌,为各级乡村振兴主体和广大参与者量身定制的理念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能力提升的强大平台。下一步,市人社局将立足我市乡村需求,汇集整合海内外专家资源和各区市、市直相关部门乡村人才培训资源,通过举办一系列“大讲堂”“区市分讲堂”等活动,对接邀请海内外知名的“三农”专家、智慧农业专家、绿色农业专家、农业企业创业专家、互联网电商专家(包括农产品抖音销售专家等)、乡村规划设计专家、乡村旅游专家和学界人士等各类高层次专家人才,采取集中授课、现场考察、把脉问诊、技术指导、对接合作等形式,力求把“三农”发展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引进到乡村一线,全力打造独具威海特色的乡村人才振兴培训品牌,为深化提升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威海篇增添新动能。

专家简介

张红宇,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原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和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长期从事农业农村政策研究、农业重大问题的调研和相关文件起草工作,是中央1号文件起草组成员。多次主持研究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国家社科基金、政府部门的重大项目和课题,是知名的农业政策研究专家。

陈金发,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长期以来关注农业科技、农业技术推广,关心农产品质量安全,倡导绿色发展、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以保障农业产业发展和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他经常深入到各地调研、授课,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大量的真知灼见,受到了全国各地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