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诚实守信

陈淑明、王奎敏、张秀芬、孙书英:感天动地的母爱传奇

2021-08-13 编辑: 乔莉

    70多年前,在胶东抗日根据地,300多名年轻女性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一项重任——为前线的八路军将士哺育后代,成为“红色乳娘”。

    乳山是1941年2月中国共产党划定的县级(牟海县)红色区域,在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不少妇女干部生了孩子无法随身带养。1942年7月,中共胶东区委决定在胶东抗战大后方牟海县(今乳山市)组建胶东育儿所,并在附近村庄选取红乳娘帮忙抚养党政军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

    1950年的一天,村妇女主任将还未满月的小国军送到了陈淑明家里,当时,陈淑明刚刚生完自己的二儿子,正在哺乳期。在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陈淑明的奶水明显不足,眼看着送来的孩子日渐消瘦,陈淑明顾狠心给仅有两个月大的二儿子断了奶,送到了娘家由母亲抚养,自己则全身心地照顾小国军。3年后,小国军又白又胖的被他家里人接走了,而陈淑明的两个孩子却瘦骨嶙峋。1956年,陈淑明迎来了第二个乳儿宫雪梅,她依旧像上次那样,毅然给自己的大女儿断了奶,把自己数量不多的奶水留给了小雪梅。三年以后,小雪梅也被亲生父母俩健健康康地领回了家。

    1946年,王奎敏结婚后生了一个女儿,可不幸的是女儿几个月大时不幸天折。没多久,村妇女主任抱来一个两个月大的政文,让她帮忙抚养。刚接到这个孩子的时候,瘦得皮包骨头的,看着快没气了。为了给孩子治病,她把家里仅有的20斤小米拿去换药;为了能让孩子睡得踏实,她几乎是从早抱到晚,满街溜达着哄孩子睡。原本枯瘦如柴的小家伙慢慢脸泛红润,身上也肉哪哪的,而王奎敏自己却瘦了10多斤,为了集中精力喂养好政文,抚养孩子期间她坚持不要自己的孩子。

    1942年9月,姜明真给自己刚满8个月的孩子断了奶,从育儿所抱来刚满月的福星。鬼子来“扫荡”时,为避免由于哭闹暴露,姜明真狠下心,跑着把儿子送到另一个无人的山洞。敌机轰炸结束后,就看见孩子在山洞里爬来爬去,手脚被石头磨得鲜血直流,嘴上沾满了泥土和鲜血,回家不几天,孩子就夭折了。姜明真忍着丧子之痛,一直抚养福星到4岁,才被亲生父母领走。那几年,姜明真先后收养过4个八路军子女,而她自己6个亲生骨肉却因为战乱、饥荒和疏于照顾先后夭折了4个。

    同年,妇救会主任将出生12天的小远落送给肖国英奶养。小远落瘦得皮包骨头,病怏怏的,为保证有足够的奶水,一家人将不多的口粮大都给了肖国英。日军扫荡马石山,裹着小脚的肖国英,一手抱着远落,一手拽着女儿,拼命地朝丈夫事先挖好的山洞跑去。眼看着鬼子越来越近,可是半路上女儿累得实在跑不动了,情急之下,肖国英一狠心把女儿撂在了灌木丛里,用草掩上,自己则抱着小远落跑上山。夜里听到鬼子搜山的动静,她心急如焚,鬼子一走,肖国英急忙找到藏女儿的地方,看到瑟瑟发抖的女儿,嘴里还嚼着野菜,大女儿也从此落下了终生哮喘的病根。

    1942年11月,日伪军2万多人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在马石山残杀抗日军民500多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马石山惨案”。在敌人密集扫荡的阴霾下,以陈淑明等4位乳娘为代表的的胶东育儿所乳娘和保育员们时刻面临生命危险,她们钻山洞,住山沟,或全家出动,或忍痛舍子,或以命救命,保护八路军子女和烈士遗孤全部脱险,用生命的最高代价悉心守护乳儿们的成长。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胶东育儿所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先后哺育革命后代1223名,在日军“扫荡”和多次迁徙过程中,胶东育儿所乳儿无一伤亡。

    以陈淑明、王奎敏、张秀芬、孙书英为代表的红色乳娘,在接收孩子时不讲条件和困难,待乳儿胜过亲生,在父母来接孩子时,忍痛割爱;在孩子长大成才时,不图回报。在那个硝烟弥漫、生活极端困苦的年代,她们有的忍痛舍弃亲子保乳儿,有的落入敌掌全力护乳儿,有的深山雪夜以体温暖乳儿,有的严冬破冰寻鱼哺乳儿,有的舍命献血救乳儿……“人在孩子就在”是她们的庄重承诺,舍命护孩子是她们的无悔选择。她们用朴实无私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大爱之歌。

    她们忠义至上、一诺千金,为了保守秘密,她们从没有向外界透露育儿所的事情。新中国成立后,质朴的乳娘们始终保守着当年的秘密,对哺育乳儿的事情守口如瓶,没有索取过功劳,也从未主动寻找过哺育过的孩子。

    以陈淑明、王奎敏、张秀芬、孙书英为代表的的红色乳娘超越血脉亲情、超越本能的母爱,让革命的火种生生不息,让革命的力量不断壮大,集中展现着情系家国、大爱无私的红色乳娘精神,生动书写了抗战史上军民生死与共、以命相助的浓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