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服务平台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工程,是深化人社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事关人民群众福祉,是民生事业的重要体现。在威海市人社局的指导下,文登区人社局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推进软硬件设施建设,加大基层服务平台的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力度,切实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是坚持网络覆盖零遗漏、协同办公零距离、资源共享零障碍的“三个零”管理理念,实现服务信息化。构建起实体大厅、网上平台,手机APP、自助终端、咨询服务电话等线上线下无缝融合的服务体系。建立基层平台工作群,针对下放镇街经办的社保登记、劳动用工备案等91项业务常见问题,由相关科室和单位通过网络直播现场指导;通过“区块链”技术推进参保缴费证明改革实现数字材料的发行,以及从链上获取数字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等材料的功能,开出全国首张数字参保缴费证明。同时,把这项技术也应用到基层平合,参保群众办理业务也可以享受“区块链”技术的方便。
二是推动职能下沉,打造“家门口”的公共服务品牌。一方面灵活设立服务站点,根据骨干企业和离退休人员的分布情况,设立企业联系点和社区服务站32处,方便为群众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同时在联系点和服务站推出各类业务经办宣传手册,政策内容、服务流程、享受标准一目了然,使服务对象“一册在手、政策无忧”;另一方面强化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发挥基层平台前沿阵地作用,充分利用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800多处宣传栏、70余处LED显示屏,张贴和滚动播出涉及人社各项政策,提高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
三是将政策送到群众身边,为城乡职工群众提供“亲情化”的公共服务。结合“联系服务群众”“社保政策你我他”集中宣传解读、“政策找人”和“双包双促”活动,组织人社干部职工及镇街、社区人社工作者,采取上门宣传的方式,解读参保缴费、保险关系接续转移、待遇计发享受等规定,面对面交流、发放宣传资料、宣讲政策、提供服务,将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政策送到群众手中,扩大社保覆盖面,维护群众社保权益。(来源:威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