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张萌)4月6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疫情防控第二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
4月5日0时至24时,我市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2例,其中文登区10例、经开区1例、临港区1例。目前,患者均转运至定点医院接受治疗,病情平稳。
4月4日以来我市出现的13例感染者,主要集中在两个点上,一个为文登区,一个为经开区。文登区发现阳性病例11例,均为同一鞋厂职工及其家属、邻居;4月5日新增10例无症状感染者均在隔离点集中隔离的密切接触者中检出。2例感染者在经开区例行“应检尽检”核酸检测中发现,其中1人为金陵船厂职工,1人为威海海大医院员工。
针对出现的感染者,我市立即部署实施流调溯源、区域管制、核酸检测、转运隔离管控等紧急处置措施,并调集其他区市力量向文登区、经开区集中,坚决迅速阻断传播链条。
4月5日,文登区、南海新区已完成一轮重点区域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经开区金陵船厂及周边崮山镇也进行了全员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4月6日早6时,文登区、经开区、临港区、南海新区同时实施重点区域人员核酸筛查,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把可能存在于社区的风险源彻底挖干净。接下来的几天,我市相关区市、开发区将持续开展重点区域核酸检测。
目前,从流调和基因测序结果看,初步判断这轮疫情主要有两条传播链。第一条为文登区某鞋厂,其首例感染者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1.1分支,其余10例感染者均为其密接人员;第二条金陵船厂,威海海大医院1例和金陵船厂1例感染者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2分支,与入境船员阳性病例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
虽然我市已采取非常严格的防控措施,但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途径多、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的特点,社会面传播风险仍然存在。提醒广大市民,切勿出现麻痹思想、侥幸心理。
接下来,我市将统筹调配各类力量和资源,全力支持疫情发生区域的应对处置工作,深挖细抠密接、次密接者,把潜在风险源找齐找全,第一时间全部转运隔离。同时,落实黄码医院制度,有效保障封控区、管控区内的群众就医需求。
此外,我市将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特别是“防住4个源头、做强2个探头”,扩大应检尽检重点人群检测范围和频次,将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纳入应检尽检范围,对境外来料加工的物料等按有关规定严格消毒、检测,加强重点场所防控,把各类风险人员风险点管控到位,力争在最短时间内阻断疫情传播,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在全力开展疫情处置工作的同时,全市正通过加大民生商品采购力度、打通保供车辆物流堵点、延长重点超市营业时间等方式,持续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目前,我市米面油、肉蛋奶、蔬菜等各类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呼吁广大市民根据实际需求理性购物,无需一次性大量抢购。
此外,超市属于人流量较大的室内公共场所,购物期间,提醒广大市民规范佩戴口罩,进入超市前,配合工作人员检测体温、落实扫码登记等措施。在超市内不扎堆、不聚集,即买即走,不做过久停留。并且与他人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在称重处、收银台等处严格遵守“一米线”。
针对目前文登区、经开区、临港区(以下简称“三区”)出现病例后,在交通出行方面,我市启动“三区”与其他区市之间交通管控卡口,对进出“三区”的人员、车辆实行“双向管控”。
人员通行管控方面,“三区”内人员禁止流动,“三区”外人员可以有序流动。对于需要进出“三区”的,严格进行限制,非必要不离开、不进入。确有需要的,由出发地和目的地指挥部提前取得联系,落实社区管控措施,通报出行人员详细信息,按规定流程制作人员电子通行证,凭证通行。对于市域内穿越“三区”进入其他区市的,参照进出“三区”管控措施,凭人员电子通行证通行。
车辆通行管控方面,“三区”内车辆禁止流动,“三区”外车辆可以有序流动。对于人员乘用车辆在其他区市与“三区”之间通行的,须书面提出需求,按规定申请车辆临时通行证。车辆司乘人员同时还须持有人员电子通行证,双证齐全,方能穿行区际边界卡口。对于重点物资运输车辆继续实行电子通行证制度,“三区”内暂停实行货运车辆“点对点”接返监管模式,货运车辆进入“三区”时,由卡口工作人员查验封条,确保司乘人员不离车。提醒在“三区”内的工作、生活的市民,非必要不外出;其他区市的,非必要不进入“三区”,出行前及早规划行驶路线,服从执勤人员指挥。(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