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读报道

《威海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正式印发实施

2022-09-07 编辑: 仲鹤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孙大伟 杨彩明)9月6日,记者从市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结合我市城建档案事业现状,近日,全新制定的《威海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正式印发实施,进一步提升全市城建档案事业的规范化管理。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晓东介绍,城市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文件、图纸、声像等资料,属于城市建设档案的管理范畴,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新印发的《管理办法》共26条,紧扣城建档案行业管理主题,涵盖了城建档案内容、对象、归档、查询、处罚等各个方面。

      在新的《管理办法》中,详细说明了哪些档案需要进行归档管理,让相关主体对管理内容有了明确认识。同时,划分了职责分工,明确了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行政审批服务、档案等部门在我市城建档案管理中的职责,参照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单位职责明确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履行的责任。《管理办法》首次明确指出由各区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辖区内地下管线普查和补测补绘。

      当前,我市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由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和各区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负责。新的《管理办法》对这些城建档案管理的直接机构在档案归集、保管、利用各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删除以往“两书一证”要求,添加了“联合验收”等最新规定;增加了捐献、购买、代存等归档方式,拓宽了城建档案收集的渠道。首次在地方法规中将城建档案电子数据进行省内省外异地备份作为城建档案管理机构保护档案信息的规定要求,为我市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依据。同时,《管理办法》强调了城建档案管理的定期清查,要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组织档案鉴定,发现档案破损及时修补或复制。

      建设单位是作为城建档案形成的主要主体。新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建设单位档案整理移交的责任,详细说明了各种情景下建设单位应该如何履行档案移交职责。把地下管线工程单独列出,明确覆土前测绘的要求,加强地下管线专业管理单位档案数据移交管理,保障我市各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能够获得准确的管线档案数据,避免在查档利用过程中因管线数据缺乏、数据不准引发事故。《管理办法》还将城建档案在线归档首次写进规定,推进我市在线接收改革。

      档案的价值在于利用,《管理办法》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档案查询的权利和档案保密的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加强了老百姓查档用档意识。在法律责任方面,《管理办法》以点带面提醒相关主体在城建档案移交、保管和查询工作中具有政务处罚、违法责任的规定,警醒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档案移交单位及档案查询利用人员依法管理、依法归档和依法查询。(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