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读报道

全市党员教育工作实现“多点开花”

2025-06-30 编辑: 宋倩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李文思)6月27日,记者从市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三年来,我市先后建设省级重点乡镇党校5个,选树省市级榜样128名,开发省级党员教育培训好课程5堂,持续丰富党员教育优质资源,推动党员教育工作实现“多点开花”。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威海干部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潘晓鹏介绍,近年来,市委组织部聚焦“大抓经济、大抓基层、大抓落实”工作要求,重点围绕统筹教学资源、拓展培训阵地、优化组织管理三方面,加强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载体,推动党员教育工作高质量开展。

      具体而言,在统筹教学资源方面,我市先后建立起市级师资库、市级教学资源库、市级内容资源库,分别从基层党组织书记、榜样模范人物、技术骨干、乡土人才等身边人中遴选储备各类师资1100多名,并集中打造《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实践案例》系列课程,将英雄地质队、西洋参种植、旅游型社区创建等本土案例、特色产业、创新做法进行课程化设计,推出96堂实践课。

      这些实践课的培训成效如何?作为全省首批党员教育培训好课程主讲人,2025年度市级榜样,高区怡园街道林海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董滨深有体会。她说,通过对标对表式学习,不仅拓宽了工作思路,得到了经验借鉴,还促使她主动把林海社区在火炬八街治理实践中的探索和成效,沉淀为课程的骨架与血肉,将其变成一门让别人听得懂、学得会的课,为广大党员提供参考。

      “在做好师资储备和课程设计的基础上,我市还按照‘统筹资源、统一标准,分类指导、统一打造’的大制片机制,常态化举办党员教育电视片(党课)观摩交流活动。”潘晓鹏介绍,同时将《历史的选择》《向海图强》等80余部省级以上获奖作品纳入党员教育培训课程体系,持续丰富内容资源供给。

      在拓展培训阵地方面,我市重点突出“系统谋划”“特色培育”“数字赋能”三大主题,在持续建强用好镇街党校和“灯塔”平台两大主阵地的过程中,推动线下培训与线上学习深度融合,着力解决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缺阵地、难集中等问题。

      “按照‘让党员就近学、深入学’的思路,我们在镇街党校增设党员组织生活、志愿服务等7大功能,统筹开展面向党员干部的主题教育、主题党日以及‘学习身边榜样’等党建类工作,推动资源共建共享。”潘晓鹏介绍,依托内陆、沿海等镇街的资源禀赋、发展优势,我市还开展了“一镇街一主题”创建活动,推动实现差异化发展。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培育以临港区草庙子镇基层治理、环翠区桥头镇乡村振兴为代表的省市重点镇街党校15所。

      以临港区草庙子镇为例,近年来,作为全市首批省级重点乡镇党校,草庙子镇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发7堂特色精品案例课程。“我们还创新设置农田劳作、基层调研等8项拓展板块,开发党员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课程体系。”临港区草庙子镇党委书记、一级主任科员段潇宁介绍,通过这一特色形式,切实凝聚起党员教育培训的“人气”,提升党员为民服务本领。

      在优化组织管理方面,我市进一步突出分级分类的培训模式,力争通过摸清培训需求、开展专题培训、推动建章立制等举措,实现党员专题培训精准化、日常教育规范化。“结合不同领域党员特点,我们因材施教,分类别、分群体推行教育培训活动,有效提升培训的针对性。”环翠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王志介绍,例如,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重点突出示范性,加强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实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对农村、社区党员,更加注重增实效,采取广场党课、上门送学等形式,确保党员学得进、有效果;对新兴领域、流动党员,注重抓覆盖,定期推送理论资料、展播优秀党课。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我市将继续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结合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提升党员教育工作质效,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对此,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2019年度省级榜样、国网威海供电公司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吕明玉表示,将继续以无私大爱引领向善风尚,以实干担当投身急难险重,以创新服务擦亮为民本色,为奋力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