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刘凌玉)8月28日,市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2025年“全国科普月”重点活动。记者获悉,今年9月是新修订的《科普法》确定的首个全国科普月,市科协联合15家市直部门单位和各区市、国家级开发区,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集中开展系列活动,推动科普法落地实施。
全国科普月期间,我市举办威海主场活动——市科协联合有关部门举办“2025年威海市暨环翠区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低空·未来·我”主题展览、科普场馆“City Walk”活动、邀请院士专家举办科普讲座等,示范带动全市上下重视科普、参与科普,掀起社会关注和参与全国科普月活动热潮,营造浓厚氛围。
市直有关部门横向联合,围绕卫生健康、食品安全、应急科普、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科技、水文科学、防灾减灾、青少年科学教育等主题,开展科学教育与技能提升联合行动等5大专项科普活动,突出示范引领,推动全民科普。
各区市科协、国家级开发区科技创新局突出本地优势,各展其能,打造亮点纷呈、各具特色的全国科普月县级主场活动,并围绕活动主题,聚焦科普助力“双减”、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科学家精神弘扬、银龄科普等重点领域,推动科普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家庭,为全市公众提供优质多元、触手可及的科普体验。
基层科普组织以点带面,联合行动,广泛发动市属学会(协会)、高校科协、企业科协以及科普场馆等各类科普主体,开展学会科普联合行动、科普阵地联合行动、高校科普联合行动、企业科普联合行动等,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开展全民全域科普。
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刘宝华介绍,今年以来,市科协坚持以新修订的《科普法》为引领,以提升全域科普服务能力为目标,聚焦“建设科普体系、建强科普队伍、办好科普活动”,强化顶层设计与协同联动,联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10个单位印发《2025年威海市主题科普联合行动实施方案》,联合市教育局制定2025年我市青少年科学教育系列活动方案,整合资源、凝聚力量,着力构建“大科普”工作格局。
“今年,我们开展更多接地气的特色活动,包括特色科普直播、青少年科创比赛、展览展示、科普展馆City Walk等,营造全民参与、开放共享的科普生态。”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张美丽介绍。
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抓好科学普及是提升公民综合素质、促进文明建设、引领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有力举措。“全国科普月期间,我们将与科协携手,组织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和社会力量参与到科普活动中来,开展‘科普阵地探未来’‘科普进校园’‘乡村中小学科普研学游’等特色活动,提升我市青少年科学文化素养。”市科技局副局长、三级调研员姜新介绍。
针对健康科普活动安排,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杨正辉介绍,“我们重点策划‘鲁医健康说 情暖四季’系列健康知识发布会,围绕当季的健康热点问题发布科学、实用的健康知识,开展‘健康威海大讲堂’‘中医养生夜校’等现场科普活动以及中医药文化惠民系列活动,让健康生活深入人心。”(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