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文明树新风 公益广告展播

Hi米漫谈丨“鸡排哥”走红,用真心就够了

2025-10-20 编辑: 郝暖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做完你的我做你的”“炸不到位,我将无法原谅自己”“你可以拒绝我,但别拒绝美味”……最近,你一定被互联网上很火的金句刷屏过,这些话出自江西景德镇的一名摊贩,网友们亲切地称他为“鸡排哥”。

 
  “鸡排哥”的爆火看似偶然,背后却饱含着坚持十年不涨价、鸡排仅售6元、学生群体专属优惠的真心。除了每天更换新油、凌晨采购新鲜鸡肉,亲手腌制鸡排外,“鸡排哥”对每一位消费者都充满尊重,在预制菜争议频发的当下,打消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顾虑。
  在“鸡排哥”的摊位前,一份6元的鸡排所提供的远不止味蕾的满足,更是一剂难能可贵的“情绪解药”。顾客在轻松幽默的三言两语间收获的被尊重、被理解的感受,构成了远超食物本身的情感体验。这种饱含真诚与温度的商业互动,精准命中了当代消费者对“反套路”的深切渴望,其爆火与带来的实际文旅消费数据,正是“真诚经济”强大生命力的证。事实上,“鸡排哥”并非孤例。从湖南怀化“听得懂话”的发型师晓华,到西安大唐不夜城带来沉浸式互动的不倒翁小姐姐,一个个案例无不印证:在流量时代,唯有“真诚+品质”的底色,才能真正留住人心。
  不过,“鸡排哥”的爆火也暴露了网红经济的脆弱性:
  一方面,互联网爆火后存在流量反噬风险。国庆期间,尽管“鸡排哥”已经拿出200%的热情服务顾客,但因疲惫被指“没有情绪价值”,甚至被人群围堵至墙角。从“拉面哥”到“鹅腿阿姨”,草根网红的生命周期往往短暂。流量造神的速度有多快,反噬就有多狠,这是每个草根网红都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另一方面,网红效应对城市文旅具有“双刃剑”效应。“鸡排哥”带动的国庆订单七成增长,印证了其作为“文旅推荐官”的短期号召力。然而,若过度依赖单一网红,城市形象恐面临“空心化”风险。如何把这份转瞬即逝的流量转化为具有深层吸引力的元素,转化为城市长期发展的底蕴,是地方文旅必须解答的关键考题。
  可以说,“鸡排哥”的走红,是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想延续“真诚经济”的生命力,需要构建一套深谋远虑的支撑系统。政府层面要实施审慎包容的监管,以柔性政策规划发展路径,防止过度资本化;平台与社会层面,需合力将个人热度升格为城市文化IP,把流量引向更广阔的文化图景;行业层面,则应完善支持体系,帮助网红应对流量冲击,助力向长远方向发展转型。
  正如“鸡排哥”在授牌仪式上的承诺:“我手上的每份产品,必须要做好。”这句话,也是对所有试图在流量中寻找答案的人,最朴素的忠告。唯有以真心换真心,方能在潮起潮落中站稳脚跟,让流量真正成为照亮城市温度的火把。(来源:Hi威海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