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刘凌玉)10月23日,市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威海仲裁及仲裁司法审查工作有关情况。
威海仲裁委员会秘书处党组书记尹振山介绍,“十四五”期间,第六届威海仲裁委员会紧密围绕“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法治建设、营商环境优化等要求,在案件办理、专业拓展、制度完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的仲裁力量
深化案件仲裁质效,过去五年,威海仲裁委员会累计受理案件5830件,争议总标的额46.76亿元,平均结案率105.42%,调撤率达53.69%。为提升案件质量,成立案件审理质量管理领导小组,2023年4月以来共调度案件4257件,将仲裁程序平均用时压缩三分之一,2024年实现超审限案件动态清零。
打造专业化服务矩阵,威海仲裁委员会构建涉外、海洋、金融、建筑加商事调解的“4+1”服务体系,精准对接区域发展需求。涉外仲裁破局突围,2023年成立威海国际仲裁院,修订仲裁规则,专章规范涉外案件流程,打造全省领先的涉外仲裁员队伍;海洋仲裁精准发力,设立海洋仲裁院,聚焦船舶装备等领域,增聘涉海专家仲裁员,推广涉海标准合同;金融仲裁提质增效,出台《金融仲裁规则》,缩短程序期限、扩大电子送达范围,联合法院、人民银行建立金融纠纷一体化处理机制;建筑仲裁创新机制,出台《建设工程争议评审规则》,建立评审专家库,化解建设工程纠纷;商事调解融入治理,设立民商事调解中心,推广“无仲裁协议”调解。
秉持“助力企业、护航发展”理念,仲裁委通过多种方式推广仲裁制度,普及仲裁知识,邀请国内专家为企业开展培训30余次,联合开展“惠企直通车”活动,举办“仲裁开放日”活动,打造“威仲直播”公益普法栏目,一系列活动有效提升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
“十四五”期间,仲裁委不断加强硬件保障和制度完善,改造视频仲裁庭,开发建设威海仲裁委员会互联网服务平台,开发线上立案交费、视频庭审等功能,第七届威海仲裁委员会共聘任仲裁员464名,修订《仲裁员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则,建立仲裁员“一案一评”履职档案,有效完善仲裁员披露制度。
据介绍,第六届威海仲裁委员会圆满完成五年履职任务,第七届威海仲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9月18日召开,标志着威海仲裁开启服务威海发展的新五年征程。第七届仲裁委将以“公正、高效、专业”为宗旨,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贡献仲裁智慧与力量,为推动威海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仲裁保障。
发布会上,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商事仲裁司法审查白皮书,对2022年—2025年6月的商事仲裁司法审查案件进行分析汇总。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威海中院受理仲裁司法审查案件76件,其中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件66件,占比87%,确认仲裁协议效力案件10件,占比13%。受理的仲裁司法审查案件约占威海仲裁机构受理仲裁案件总量的2.8%,表明当事人对威海仲裁机构认可度较高,仲裁的规范性和公信力持续提升。
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申屠青表示,威海中院将持续完善司法支持和监督仲裁机制,公正高效审理各类仲裁司法审查案件,促进仲裁高质量发展,加强与仲裁机构的工作沟通和法律问题研讨,携手打造我市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更好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来源:威海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