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读报道

威海优质高效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这样构建

2025-11-05 编辑: 宋倩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殷玉鹏)11月4日,市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我市深入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地区“15分钟健康服务圈”进一步巩固、30分钟重点疾病救治圈进一步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系统性提升。

      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杜山鹏介绍,为持续提高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我市以2.5公里服务半径为标准,整合撤并“小弱散”村卫生室229处,集中力量建设村卫生室997处、服务点1373个,实现村卫生室服务全覆盖,农村地区“15分钟健康服务圈”进一步巩固。

      今年我市将450处村卫生室改造提升纳入政府民生实事,全面推进“五有三提升”建设。截至目前,已投入725万元,完成改造384处,新改扩建面积600余平方米,配备设备3800余台(件)。

      在县域层面,我市强化县级医院龙头作用,2家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国家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荣成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宋佳佳介绍,荣成市在全省率先打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样板县,构建“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机制、卫生健康工作委员会、紧密型医共体党委”三级管理体系,创新形成“1+3+X+N”的医共体架构,率先打造心电、影像、检验等六大医疗共享中心,实现资源共享、降本增效。

      镇级枢纽作用愈发凸显。全市61处镇卫生院全部达到国家优质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其中52.46%达到推荐标准,超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建成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10家,农村地区30分钟重点疾病救治圈进一步夯实。

      我市还大力实施“一院一品”战略,加强基层特色科室建设,全市新建基层重点专科20个,建成特色专科卫生院12处、中医特色卫生院4处。环翠区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四级主任科员李妍表示,辖区4家镇卫生院分别打造中医康复、大五官等特色品牌专科,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为农村群众提供更加精准、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机构编制方面,市委编办副主任许昌表示,我市通过持续完善服务体系、建强人才队伍、推进资源共享,近三年累计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达用编进人计划311名,重点补充临床医学、护理、老年病等紧缺专业人才。针对基层人才短缺问题,我市推行“县招镇管村用”模式,提升人才招引成效,新招聘乡村医生51人,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占比提升至62%。

      通过服务模式持续创新,我市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进一步缩小。目前全市6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面建成远程影像、心电等中心,“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服务模式广泛推广,“名医基层工作站”实现基层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开展午晚间延时服务,79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完成“一站式”服务中心改造,居民就医体验得到显著改善。(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