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5+2+2”打开产业强海新格局

2018-06-22 编辑: 宋倩

    “5+2+2”打开产业强海新格局

    ——《威海海洋强市建设总体方案》解读(二)

    ◎记者 王玲

    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争当海洋经济发展走在前列排头兵的重要支撑。

    据市蓝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我市来看,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优势主导产业,海洋船舶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具有一定发展基础和明显上升趋势,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正在起步且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

    立足海洋产业发展实际,《威海海洋强市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确定了未来一段时期海洋产业发展思路——聚焦海洋产业转型、产业链条延伸、补齐科技短板、金融服务创新、优势品牌培育五篇文章,大力实施5+2+2海洋产业提升工程,同时积极探索海洋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快形成海洋强市新动能。

    鲜明海洋特色

    集中培育五大优势海洋产业

    建设海洋强市,关键是发展海洋产业。坚持产业强海,威海聚焦优势,精准发力,将集中培育五大优势海洋产业。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与医疗器械、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碳纤维等复合材料、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时尚与休闲运动产品、康养旅游等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鲜明海洋特色、壮大海洋规模、强化海洋支撑,积极抢占产业链条中高端。

    迪沙集团通过实施“菲密亚”规划,开发推出海洋生物滋补保健品、海洋生物化妆品、海洋生物日化品、海洋生物服装家纺品等四大产品系列,构建起海洋生物产业的新板块,形成企业膨胀壮大的新动能。

    以创新型龙头企业为引领,带动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布局和发展,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与产业孵化集聚创新,成为我市坚持产业强海导向、构建现代化海洋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

    按照方案,海洋及临港装备方面,将推动船舶制造业向高端船舶修造、国际修船贸易、海工装备制造拓展升级,适时布局一批海洋装备产业园区,澎湃新一代信息技术千亿产业集群、先进装备智能制造千亿产业集群内生动能。

    海洋生物及健康食品方面,重点提升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由海产品加工业向海洋生物医药及制品的拓展升级,建设全国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示范引领区,形成新医药与医疗器械千亿产业集群、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千亿级产业集群核心力量。

    海洋新材料方面,将拓展产业链条,完善海洋新材料产业体系。促进碳纤维在海洋工程建筑、岛礁建设、海洋新能源、深海探测装备、船用装备、海洋体育用品、渔具及配件等领域应用。

    海上交通运输方面,将推动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全面构建跨国物流大通道。将强化枢纽港建设,壮大港口物流载体,大力发展国际物流,着力提升冷链物流。

    滨海旅游方面,将统筹全域海洋旅游资源,推动观光游向观光休闲体验游并重转变,构建滨海度假、康养旅游、体育旅游、海上旅游、休闲渔业等多元业态结构,推动海洋旅游高端化发展,建设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

    澎湃优势动能

    转型升级两大传统产业

    推动海洋强市建设,威海有着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但与全国、全省相比,我市优势海洋产业仍然比较传统。为此,转型升级两大传统产业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

    围绕产业升级、链条延伸和结构优化,我市将加快发展渔业“新六产”,打造荣成高新海洋经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引导渔业生产方式向外向深拓展,向立体化、高技术化转型,推动海洋传统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兼顾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着眼于推动近海增养殖业向海洋牧场升级,我市将调整渔业养殖结构,加强渔业资源修复,改善资源种群结构和质量,推行立体式海洋牧场养殖,加大机械化、专业化设备推广及应用力度。

    科学布局养殖空间,在全国率先制定新版《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统筹规划陆地配套设施、使用岸线等,促进养殖与城市建设、景观相协调。优化提升海洋种业,集中打造1处国家级海洋生物遗传育种中心、10处专业性育种基地,到2020年全市年育苗量超过1000亿单位,主导品种养殖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大资源修复力度,扩大恋礁鱼类、甲壳类等优势品种的增殖放流规模,加快大叶藻、鼠尾藻等藻类增殖,持续扩大扇贝、刺参、鲍鱼等底播增殖规模,推广以海洋生态与资源修复保护为主的人工鱼礁新构型、新材料、新布局。推行海洋牧场高效模式,到2020年,建成30处省级以上区域代表性强、公益性功能突出的海洋牧场示范区。

    在荣成石岛管理区,一条金枪鱼“游”出全新的产业链条——从太平洋回运的金枪鱼进入生产车间,鱼肉加工成罐头,鱼骨进入10万级洁净车间,加工制成小分子的金枪鱼胶原蛋白肽。

    如今,金枪鱼、鱿鱼、鲅鱼三条“大鱼”催生出20多个规模化精深加工企业群体,产品销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成为我市推动传统渔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为推动近海捕捞业向远洋渔业升级,我市加大现代化远洋渔业船队更新升级,加快综合性海外远洋渔业基地建设,推动捕捞业由近海走向远洋。优化近海捕捞结构,到2020年压减近海捕捞渔船功率9.5万千瓦,近海捕捞强度降低20%。打造现代化远洋船队,到2020年全市现代化远洋渔船稳定在350艘左右,其中冷藏运输船只达到20艘以上,年运输能力超过50万吨。拓展远洋渔业新渔场,争取南极鳞虾捕捞加工船列入国家标准船型,积极开发南极磷虾资源,实施印度洋北部中上层围网等资源探捕项目,争取到2020年作业渔场发展到20处。加快远洋渔业基地建设,积极推行“船队+基地+园区”发展模式,争取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远洋渔业集聚区,将5处海外综合性远洋渔业基地建成服务国内外船只、具有一定辐射带动作用的远洋渔船母港。

    强化新支撑

    突破发展两大海洋服务业

    海洋是孕育新产业、引领新增长的重要领域。我市将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构建充满活力、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提升服务业对海洋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

    突破发展海洋金融服务业,就是要建立与海洋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服务支撑体系。比如,积极开展船舶融资、航运融资、物流金融等金融服务创新。稳步扩大涉海企业知识产权、股权等无形资产质押和海域使用权、船舶、海上物资等抵质押融资规模,拓宽涉海企业融资渠道。鼓励涉海企业到“新三板”以及齐鲁股权交易中心等区域性股权交易场所挂牌。扩大保险业对海洋经济的保障范围,鼓励保险机构开发渔业商业保险、养殖保险等险种。

    突破发展涉海商务服务业,就是要适应海洋经济发展要求,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态,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软件出口加工基地,加快培育涉海业务中介组织,培育一批知名会展企业,积极发展海洋工程咨询、海洋资产评估、会计审计、涉海税务、海洋勘探设计等专业咨询服务业,探索建立全球海产品价格监测平台,加快建设国家海洋碳汇研发基地暨海洋碳资源交易所。

    此外,我市按照“四新四化”要求,积极探索海洋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在发展信息技术与海洋产业融合模式、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军民融合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拓展海洋经济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