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威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成功举行
激发创业热情 助力经济发展
威海新闻网12月3日讯(记者 张玉婷 实习生 相洪霞 文 姚威 于启波 图)12月1日,2018年威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落下帷幕。经过激烈拼搏,威海长安华兴能源科技、昌昊刀具监控系统分获创业组和创意组一等奖。本次大赛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团市委联合主办,主题为“创业威海 扬帆未来”。大赛决赛共有20个参赛项目,涉及能源科技、节能环保、自动化设备、智能教育等领域和行业。
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激发了我市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活力,为我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让更多大学生选择威海、留在威海、创业威海。


选手准备充分 评委点评专业
12月1日8时,2018年威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在哈工大(威海)会议厅举行。这次比赛采用“5+5”评比模式,其中,选手路演5分钟,创投评审问答5分钟。
20组参赛选手全部采用PPT形式进行路演,时长为5分钟。5分钟内,选手不仅要通俗传达出项目的核心内容,还要呈现出项目运作背后各种专业力量的支持,譬如第三方的检测数据、专业公司的试运行、营销团队的市场分析等。
创业组第一个参赛项目是“九毛九代取校园快递项目”。在5分钟的路演中,参赛选手通过PPT图解,详细介绍了项目的团队组成、市场调研、盈利模式等。接下来,“全自动马铃薯收割机项目”的路演,别出心裁地使用了三维动画效果,让人眼前一亮。还有的参赛项目直接将项目成果带到现场,威海启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选手就将其培育出的脱毒草莓苗带上了评委席……
每次路演结束,评委席上的评委便发表点评,他们从项目性能、商业模式、财务风险与管控、创新创意、发展前景与规划等方面,为选手进行评审和指导,并根据选手陈述及答辩表现进行评分。评委共有7名,都有过创业导师经历,他们的点评十分专业。
创业组“海产品养殖监测控制系统”项目路演结束后,评委周培垒提出,项目以荣成海产品养殖企业为客户群体,但目前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没有进行深入市场调研,不符合商业规律。威海启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选手认为,自己的草莓脱毒组培苗项目全省独一份,但这个说法被评委解鹏当场质疑,并给予更正。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脉田糖瓜”项目,评委董建礼就如何解决糖瓜的储存、工艺是否有改进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就其如何进入市场提出了建议。
据了解,本次大赛自9月份启动以来,得到驻威高校和市属高校积极响应。组委会安排创业导师为选手提供专业性、实践性辅导,帮选手补齐短板,提升参赛水平。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打磨,参赛选手在决赛舞台上都完美地展示了各自的创业项目。



项目涉及领域广 市场潜力巨大
涉及行业广泛、市场潜力大是评委和现场观众对决赛的20个项目给予的评价。这20个项目都是威海大学生创业项目中的佼佼者,涉及能源科技、节能环保、自动化设备、智能教育等领域和行业,其中不乏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创新创意佳的创业“金种子”,部分项目有望尽快投资、投产,形成现实生产力。
在能源科技方面,获得创业组一等奖的威海长安华兴能源科技项目致力于新型桥面铺装材料研发;节能环保项目中,获得创业组三等奖的威海启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草莓脱毒组培苗的研发,草莓开沟起垄机项目针对草莓种植的起垄环节,解决草莓种植户的难题;自动化设备领域,创意组一等奖的昌昊刀具监控系统项目为机床智能化预判刀具损伤提供了可行性;互联网方面,创意组的e揽全球跨境电商运营项目正在研发全新的运营管理系统;创业组的九毛九代取校园快递项目,有望解决校园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
此次创业大赛共吸纳参赛项目95个,在经过大赛分报名、预赛、复评进入决赛的20个项目,基本都是各个领域和行业内的佼佼者。组委会表示,希望以此激励大学生能够从不同领域和行业开拓创新创业项目。
已经投产、样机在改进、正在和投资商洽谈……在选手路演中,观众和评委不仅听到了纸面创意的精彩,也有很多项目已经准备落地或者已经进入市场。
“你们如何确保用户对产品的信任?”评委董建礼对创业组威海长安华兴能源科技项目提出问题,路演人表示,他们已经过第三方检测并出具了检测报告,同时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2017年公司已有大型合作项目15个、施工工地130多个,营业收入450万元,利润总额180万元,利润率达到40%以上。在现场,创业组北京赛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去年的财务报表让评委称赞不已。
创业大赛展现出来的大学生对创业激情和期望得到市场认可的努力,让现场评委和观众给予赞赏的掌声,这也正是举办此次大赛的根本目的所在。“我们希望以此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活力,进一步营造全市大学生创业氛围,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意识和能力,选树一批创业典型人物和人才,引导和鼓励高校大学生留威就业创业。”评委解鹏表示。


决赛精彩纷呈 擦亮城市名片
经过一上午的决赛,威海长安华兴能源科技、昌昊刀具监控系统分获创业组和创意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也各归其主。
当选手从评委手中拿到奖牌后,评委孙胜臣给所有参赛选手提出了中肯建议。他希望大学生创业能够从整个社会市场考量,突出明显优势尤其是与同类产品、技术相比较的竞争优势,不断开阔视野,不仅限于威海市场,更要看到全省、全国、全世界,不仅是同类技术产品更要做到跨界,关心价格更要关注价值、品质,关注现在更要关注未来。
对选手们的优秀表现,评委解鹏表示,通过比赛能够看到,各参赛团队在不断成熟,参赛的成熟度在不断提高,这与组织者的努力分不开。大赛组委会秉承“以赛代训”的理念,确保让每一位参赛者都能有所提升,有所收获。选手们通过比赛,提高了创业素质,加强了与同行之间的交流,促进了相互合作,激发了自主创新能力,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尤其在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积极构建起具有威海特色的创业政策体系、制度保障和服务支撑。”市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我市提出了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211”工程、万名大学生聚集计划等具体措施,全力支持创业就业;成立创业服务大厅,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发放标准居全省前列,为广大创业者提供了“第一桶金”;打造“创业知识+模拟实践+实际操作+跟踪扶持”四级创业实训模式,有力提升了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定期组织举办创业大赛,选树优秀创业项目和创业团队,给予奖励扶持,“最暖创业城市”已成为威海崭新的城市名片。
下一步,市人社部门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力推进“一次办好” 改革,努力营造一流的创业环境,推出更优的创业政策,搭建高效的创业平台,为大学生创业者的茁壮成长提供充足的阳光雨露,让创新创业政策“能感知、有温度、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