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支部里的“小年轻”

2019-10-16 编辑: 宋倩

“张书记,今天您又是第一个过来取报纸的啊!”9月23日早7点,时值降温天,秋风瑟瑟地吹着,一位穿着齐整、精神矍铄的白发“取报员”准时出现在泊于镇政府取报亭,他便是经区泊于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张庆华。

张庆华正在学习新下发的学习材料。 泊于镇供片

每日清晨,年过古稀的他会早早起床,收拾妥当,然后徒步去镇上为离退休干部取报纸。隔个三五天,他还会主动去镇上政工办问问有没有新的学习材料要发,他也会主动把近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情况向镇党委汇报。这样的习惯张庆华坚持了6年,风雨无阻。

很多人不理解,已经76岁了,为什么不在家好好享清福,还要天天跑前跑后?张庆华道出了他的初衷:“我们这群老同志退休在家,信息闭塞,都想通过报纸和订阅的学习资料来了解时事大局、了解中心工作。虽然退休了,但只要身子骨还行,我就总想做些什么,闲不住哇!”

“说起张老师,我得给他点个赞!新中国成立那年我入党,今年正好70年,我对党的感情无法言喻。现在岁数大了,腿脚不大利索,我没法去老干部活动中心参加活动,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张老师知道后就时不时来看我,给我送报纸、党刊,还给我带来了新党徽。因为有了张老师,我觉得我和党一直在一起。”离退休党员林荣文在谈到张庆华时感慨地说。

2013年8月,从泊于镇中学退休的张庆华被全票推选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刚接手时,我也犯愁。”说起刚上任的情形,张庆华发出一声感慨。支部离退休党员有77名,平均年龄71岁,零零散散居住在全镇各个村居。有的腿脚不好出行不方便,有的听力不好交流困难,有的常年多病住在周边儿女家里……开展组织生活、收取党费,这些在其它支部看来最基本的工作,对于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来说,都是困难重重。

“镇上的离退休支部党员人数多,年龄普遍比较大,居住分散,所以支部管理工作一点不比村居支部轻松。”为此,张庆华可没少想新招儿,他根据党支部离退休党员居住区域,将党员划分为7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立一名小组长,负责定期走访各自分管片区的党员,深入党员家中,为那些无法外出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提供“上门服务”,上门传达上级精神、上门发党刊、上门收党费……张庆华还常常打趣地说,自己也算是支部的“小年轻”,能多干点就多干点,能多帮点就多帮点。

张庆华牢记一名老干部、老党员的政治使命,带头组建起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调解队,带领这些有威望、有热情、愿奉献的老同志主动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熟悉村情、民情的优势,利用“村级接访日”,与村干部一起主动接访、约访,成功化解群众信访需求10余起。

张庆华还积极组织老干部为新城建设献计献策。每年七一前后,张庆华都主动对接镇党委,组织老干部、老党员“逛新城”,实地感受新城的发展变化,结合自身丰富的工作生活经验,提出意见建议,充分发挥“银色智囊团”的作用,为新城建设发展贡献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