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在2019威海科技创新暨成果转化合作大会上,一场场干货满满的推介会,一堂堂把脉问诊、现场开方的专家授课,一份份互利共赢、前景美好的合作协定,为威海开放融合、创新发展带来新智慧,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注入了新活力。

毛遂自荐 引项目招人才求合作
“双招双引”的竞争,说到底是产业环境和营商环境的竞争。会上,我市相关区市、部门主动上台“毛遂自荐”,重点介绍我市产业集群、创新载体、营商服务等,寻求更广更深合作。
“目前,我市正以制造业创新发展为着力点,聚焦打造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分别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碳纤维等复合材料……”推介会刚一开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四级调研员徐连敏便围绕项目引进的主题,结合全市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推介。
“要想让项目引得来、落得下、留得住、建得快、发展好,需要打造一流的‘项目生态’。”徐连敏说,目前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分工协作,各自吸纳百余家多元化、规模化的规上企业,为项目落地、成果转化搭建起无缝对接的产业链。
“电子信息产业园占地23万平方米,分为专业厂房、生活配套设施、产业大厦三部分,与企业自建厂房相比,能够帮助企业将投产周期缩短至2年以上,运营成本更能节约30%……”听着威海市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法人代表张健的讲解,一项项实打实的“省钱计划”让在场不少企业为之心动。
“电子信息产业园能够为企业提供配套场所,将大大提升项目研发效率,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威海威能商用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福强说,目前企业正为项目寻找“落脚地”,结合园区的情况,接下来将展开详细的考察了解。
把项目“请进来”,除了在提升硬件设施上下功夫,还要借助“软服务”俘获企业、科研院所的“芳心”。当天,环翠区委常委、副区长王大治就重点围绕威海创新园配套服务及惠利政策进行推介。
“人才政策投入的是真金白银。”王大治表示,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院引所,加快推进威海创新园建设,威海创新园重点围绕人才入驻、项目配套等环节,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奏响科创项目引入、助力成果转化的最强音。
“有关创新园的情况推介,让我们看到了最大的诚意。”威海海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评管经理王慧英说,选择合作园区,达成项目协议,最打动人心的莫过于服务,推介临近结束,相关负责人还现场公布手机号码,保证24小时接听对接。“这不正是‘企业吹哨,政府报道’最真实的写照嘛。企业与其合作毫无后顾之忧。”王慧英笑着说。

现场把脉 掀起创新发展“头脑风暴”
“制造业正成为国际竞争的一大焦点。”“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制造业的发展一定要转型升级。”……在随后举行的专家大讲堂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秦海林开门见山,从全球经贸形势、制造业发展态势等方面直接点明制造业发展对国家经济乃至国际形势的影响,让在场企业家受益匪浅。
“听了专家讲座,让我们意识到企业的发展必须要放眼全球,不断进行改革升级。”石岛集团荣成南光食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宋厚江表示,公司目前主要做水产品精深加工,未来更要与高校院所合作,对海洋生物进行提取加工,进一步提升海产品附加值。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山东大学教授崔立真用这一句经典诗句给大家解释了AI智能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AI智能正不知不觉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弄清了AI的概念还不够,如何去合理运用和发展才是关键。充分的数据、确定的信息、自动标注的数据……崔立真运用图表的形式,向在场企业家们介绍了运用AI的几大条件,同时为企业家们罗列了创造智能应用系统的几个方面。“以前觉得AI很难懂,听了专家的介绍,一下子就理解了,讲座的内容也让我大开眼界。”威海化工机械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孙健大呼:来值了!
“的确,在信息化时代下,科技创新正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听了南京大学教授陈向飞的5G技术创新讲座,威海普益船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健连连感叹,从2013年公司创立,他们就一直关注着国家科技创新层面的政策、理念,与大连海事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高等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在船舶环保新领域上不断创新。“听了专家的话,我们更有底气了,我们要在船舶环保设备上不断研发创新,向着深蓝进发。”
成果推介 助力产学研合作共赢
用于肿瘤病理临床诊断的双光子荧光探针、人工智能计算终端、分布式声波振动传感系统、伺服压力机智能化关键技术……山东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王立民、南京大学副研究员马宇飞、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高新技术产业(中试)基地研究员袭著燕依次进行了本校科技成果推介。与会企业代表认真聆听,时不时拿出手机拍照、记录。“这些技术手段如果能应用到医疗上,一定是一个质的飞跃。”乳山金聚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赵同飞听得十分认真,时不时发出赞叹。

演示备好相关文档、交换打印的资料、互递名片留下联系方式……在精彩的专家成果推介后,产学研精准对接会上一片热闹景象,洽谈桌上的企业代表和专家们都忙得不亦乐乎。“我们主要想做锻造自动化这方面的研究。”“生产线流程改造这方面能给我们什么好建议吗?”……南京大学电子系的专家郭华喜正和威力工具与恒润锻造两家企业的负责人共同对接,在深入交流探讨后,双方互加微信,相约会后到企业实地察看生产线具体情况。
“我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研究方向,他们需要市场转化,我们需要技术研发,彼此互补,相信合作一定很愉快。”南海碳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韩建阳和各大高校研究院负责人交谈甚欢。在他列好的意向单位名单上,仔细地标记了双方合作的内容,并相约时间到企业实地走访。(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李文思 杨妍 徐子惠/文 王彦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