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永不懈怠 永争一流 听听这5位威海企业家的奋斗故事

2019-11-08 编辑: 仲鹤

5位企业家坐在主席台一一交流发言,市委书记挨个点赞……11月7日,一场走心又入脑的“直播”让深秋的威海“沸腾”起来。

当天上午,全市企业创新发展经验交流会上,市委书记王鲁明当起“主持人”,陈学利、朱立华、邢运波、夏春亭、王玉春5位本地优秀企业家代表作为“主播”,一一道出了各自创业、奋斗、坚守的故事。3个小时的经验交流中,感人至深的讲述、催人奋进的故事,在主会场和各分场掀起阵阵掌声。在场党员干部、企业代表在聆听中回味初心使命,从企业家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永不懈怠、勇争一流的精神中汲取走在前列的斗志与勇气。

他们,靠艰苦奋斗“出道”

奋斗是威海企业家的底色,奋斗也是威海企业在各自领域实现“C位出道”的唯一路径。在这场经验交流中,那些充满艰辛的奋斗岁月,成为企业家们的共同话题。

“读书7年零3个月,16岁在建筑公司干瓦工,20多岁当上村支部书记,38岁到田村镇福利院当院长,在威高工作31年……”这串“不起眼”的数字,是威高医疗控股董事局主席陈学利的“简历”,也是他奋斗人生的写照。

作为第一个开讲的企业家,回忆起那些往事,陈学利语气有些云淡风轻。

5个亏损工厂、400多名下岗工人……从零开始的威高起步就很艰难,改制为股份制民营企业逐渐步入正轨后,却又遭遇了2001年的大火危机。陈学利坦言:“是众志成城,异地生产,让威高重新站立起来。”

整个交流中,陈学利对威高“曾经的苦”几句话带过,却用很大篇幅分析当下的巨大挑战。他还用了一个“刺耳”而现实的数据来说明——“2018年国外两家医疗器械公司的销售收入,竟比全国16000家公司还多600多亿元”。

“要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中国人共同努力,需要有作为的企业走在科技创新的前列。”已是暮年的陈学利仍然斗志满满,“自己有责任尽毕生之力,一步一步地把威高干好、管好,引领好、发展好,使之能进入世界医疗器械行业前列。”

作为现代海洋产业的企业代表,赤山集团董事长王玉春也讲述起自己颇具“传奇色彩”的创业故事。他自己这样评价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做到今天,这是创业之初我根本不敢想的。”

正是靠着一种敢闯敢试、永不服输的精神,王玉春带领赤山集团在那个“没有经验,没有资金,没有职务船员,没有出海口”的时期,硬是在祖祖辈辈都是种地为生的斥山街道闯出了一片“蓝海”。回想起往事,王玉春不禁感叹:“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其实办法总比困难多。”

因为坐在会场稍后的位置,威海港集团党委副书记唐宗岭不仅打开了手机录音,还在笔记本上奋笔记录,生怕遗漏任何细节。“被每一个故事都深深打动,不管是威高的大火危机,还是迪尚的从零开始,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都没有放弃!”唐宗岭说,威海港集团将深入学习这些企业家不惧困难、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争创世界一流的精品强港,在山东省港口一体化发展中,实现威海港独有的价值。

山花地毯华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修建也深受触动:“这些企业创业咬紧牙关、一步步走了过来,非常值得学习。山花地毯将积极响应冲击新目标号召,加大智能化设备的升级改造步伐,形成销售发力、生产给力、内外合力的综合市场竞争力,争取在短期内跃上一个新台阶。”

他们,靠学习创新“稳坐”

改才有出路,闯才有活路。迪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朱立华说:“我认为凡是发展好的企业,都具备一种特征,就是都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力和永不懈怠永不满足的精神。”

朱立华说,迪尚集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一个小作坊发展到国内自主设计开发能力一流的服务贸易型公司,关键在于加大自主设计开发,通过引进新技术、新模式,开启了数字化设计制作,最终在传统产业里挖出“金矿”,实现老树发新枝。10月1日,3万套由迪尚设计制作的精美礼服“闪耀”国庆阅兵场。

“27年了,我从来没有一刻感觉过可以高枕无忧,我时刻保持着一种强烈的危机感,正是这种强烈的危机感,让我们的企业长期专注主业。”说到这,朱立华语气坚定。

创新,同样是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的“生命线”。企业现有的200多项国家专利、6项国家标准背后,是每个月收到3000多份技术创新改良意见。“我们鼓励全员创新,把创新成果设为专业技术人员晋升的必要条件。”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邢运波认为,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成绩,员工的技术创新意见和产学研合作是天润曲轴这辆马车的“两大车轮”。

随着民营企业发展春天的到来,天润曲轴确立了“冲击百亿目标,实现百年天润”的新梦想。“在新时代的发展大潮中,我们将做强做优做精主业,实现二次创业,向‘十三五末主营业务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十四五末整体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的目标全力冲刺!”邢运波信心十足。

“不干则已,干就要争一流”“企业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命根子”……一条条有关创新的“金句”,激起了在场观众心底的层层波澜。

“产品创新不够,发展就后继乏力,企业危机就会来临。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山东凯丽特种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岳峰对迪尚集团的“创新说”十分认同。该公司近年来每年新产品研发投入都超过2000万元,共研发和生产的产品有400多个。

“作为同样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成长起来的本地企业,这场交流会让我感同身受,倍感振奋和鼓舞。”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明燕表示,威达正在推进机器换人、数字化工厂建设,不断加大产品研发创新力度,确保各领域新产品持续领先。

威海南海碳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涛同样听得心潮澎湃:“企业的发展,就是从一个高峰走向另一个高峰。面对新技术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的成果,我们将力推项目建设再提速,尽快实现项目投产!”

他们,靠境界情怀“致远”

3个小时的经验交流中,5位企业家发言各有各的风格特色,有的沉稳扎实,有的风趣幽默,有的慷慨激昂……为在场的党员干部和企业负责人们奉献了一场场精彩“演讲”。华夏文化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春亭激情四溢的经验交流,令大家格外印象深刻。他以“企业变化是我不变的追求”为题,讲述了这些年发生在他身上的一系列“变与不变”。

最让夏春亭引以为傲的,还是“修山那些事儿”。因为长年累月修复矿山,夏春亭被称之为“现代愚公”,但最初,就连自己的家人也不理解他。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华夏文旅集团生态修复项目,对华夏文旅集团通过生态修复促进文化旅游发展、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致富的做法给予肯定,夏春亭也因此成了威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者。

如今,守着来之不易的绿水青山,夏春亭又在“现代愚公”的路上继续开拓创新。他说:“树还要继续种下去,把华夏城打造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典范,成为咱精致威海的新窗口!”

聆听这场经验交流,大家有着一个共同的感受——他们是企业家,又不像大家印象中的企业家,切实感受到了威海企业家身上的情怀、担当和境界。

陈学利一上场先不谈威高,首先感谢全市党员干部的辛勤付出,这正是威高集团良心、诚心、忠心“三心”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朱立华说,创业就是自己学习的心路历程,一语道出了迪尚集团之所以能“从传统企业挖出‘金矿’”的发展关键;71岁的邢运波至今还与员工一同奋战在一线,他在交流中提到的一个个世界顶级曲轴等供应商的名号,是自强不息、做强主业、对标国际一流的“民族脊梁”;王玉春的担当与坚持,让昔日的臭水湾变成石岛区域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的人居福地。

他们不仅讲述自己的故事,也讲述别人的故事。陈学利在分享交流中还讲了“留有余”的故事。河南巩县康百万庄有一块“留余”匾,上面写着“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陈学利说,他所理解的“留有余”所留下的,是“责任”。

“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次企业家交流,也是威海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代精英企业家的奋斗创业史回顾。”东海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潘高峰直呼过瘾,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向榜样企业学习看齐,力争把东海集团打造成全国体育场地设施行业的领军企业。

“有一种知耻而后勇的感觉。”威海金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卓德昶说,交流会总结点赞的“永不懈怠、永争一流”的威海企业家精神既是一种企业家的高度,也是一种不断进取的企业治理理念,“我给自己确立了一个目标,争取用十年打造出一个百亿级的企业,为全市生物科技产业作出贡献。”(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杜晓莹 初佳伦/文 孙大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