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叫响威海苹果品牌,“威海金”当选苹果擂台赛擂主!

2019-11-11 编辑: 宋倩

11月10日,“爱威海 爱威海农产品”威海市第三届知名农产品展暨第十届苹果擂台赛圆满落幕。经过两天激烈角逐中,荣成正宇农场选送的品种“正宇”威海金、荣成市金地种植专业合作社选送的品种“鑫芝园”威海金获得样品组特等奖,当选本届擂台赛擂主。此外,“威金1号”“汉品”等获得品牌奖,“水蜜桃”“太平洋玫瑰”获得新品种奖。

“对我们来说,获奖既是一种鼓励,更是对苹果品质及品牌的肯定。”作为本届擂台赛的擂主之一,荣成正宇农场经理张新侠高兴不已,不仅选送的“正宇”威海金荣获“苹果王”,“水蜜桃”“太平洋玫瑰”两个新品也一举夺魁,双双获选新品种优秀奖,同时,其他参赛品种也获得品牌奖、样品奖一等奖等奖项,“霸屏”赛场。

在张新侠看来,“霸屏”赛场绝非偶然,源自正宇农场对苹果品质的严格把控。“以新品种水蜜桃为例,该品种从引种到育种,整个过程全部采用精细化管理,机械化栽培技术,施用有机肥,增加了苹果有机质的含量,降低果肉氧化速度。”他说,与其他品种相比,“水蜜桃”成熟期晚,口感香甜,有淡淡的水蜜桃味,更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接下来,正宇农场将在现有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新增200亩基地,增加品种产量,同时,提升种植技术,争取培育更优质的“威海苹果”,叫响“威海苹果 甜蜜诱惑”的品牌。

同样依靠品质取胜的还有山东田又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今天拿了四个第一名,非常高兴,这也在意料之中。”谈及此次获奖,公司总经理张黎军兴奋不已。其中,刚培育的新品“王林”,首次参赛便拿下样品奖一等奖,更是让他增加新产品推广的底气。

“王林”的高品质究竟是怎么得来的?张黎军有“秘诀”:水好,土好,管理技术好。

“果树采用宽行密植种植模式,增加了果树采光,同时,我们在行间种植野生豌豆,补充果树生长所需的养分,增加苹果的有机含量,提升苹果品质。”张黎军说,接下来,基地将进一步扩大园区面积,增加“王林”的种植规模,助力“王林”走向更远的市场。

当天上午十一时许,第十届擂台赛的激烈气氛随着奖项的揭晓渐渐消散,但依托比赛提品质的学习之旅刚刚启程。“比赛既是成果的比拼,更是彼此学习的平台,从而共同提升‘威海苹果 甜蜜诱惑’的品牌。”威海五十一号农场有限公司经理李宁说。

自2009年以来,威海苹果擂台赛已走过十个年头。历经十年的积淀与发展,这个专属于苹果界的“擂台”,已从“抢大奖”的平台转化为赛成果、提品质的交流平台。同时,借助擂台赛的集聚效应,我市现代果业种植规模已发展至33亩,发展规模与比例走在前列。

作为本届擂台赛评委的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刘成连表示,经过十年的发展,威海苹果擂台赛可以用“升级换代 ”来形容。从参赛苹果来看,从最初一眼便可选出最优果到如今难分伯仲,侧面展现出擂台赛对威海苹果平直提升带来的推动作用。

“随着擂台赛的深入发展,这个平台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威海果业竖起一面旗帜。同时,通过以赛提品质的方式,‘威海苹果’品牌越叫越响。”刘成连说。

■评委点评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刘凤之

威海苹果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此次擂台赛评选出的样品奖各奖项代表了威海苹果的品牌特征:皮薄、汁多、酸甜可口。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威海苹果质量大幅提升,栽培体系为质量提升提供了保障,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威海苹果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下一步,威海苹果应该继续在品质方面做文章,将威海苹果做得更精致。

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 原永兵

引导加大不套袋苹果种植面积

此次擂台赛亮点纷呈,品种选的好,比如威海金非常适合威海栽培,其次栽培模式好,矮化密植更为先进。此外,今年好几个获奖样品都是不套袋的苹果,这非常值得大力推广。好处是很多的,不但省工省力,最重要的口感好、营养高。我们希望通过擂台赛向种植者、消费者传达出不套袋苹果更好吃的信号,争取今后让大部分果园都种植不套袋苹果。

青岛农业大学教授 刘成连

威海苹果栽培要坚持四个自信

对今年擂台赛中威海苹果的点评,就一个字“高”:外观靓、内涵美、参赛企业规模大。在今年评选过程中,我感觉难度明显增大,整体整齐度好。擂台赛是给威海果业树起了一面旗帜,强化了生产者、消费者对苹果产业模式自信、对管理方法自信、对产品质量自信、对品牌建设自信。(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李文思 张玉婷/文 王茂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