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登新医药产业的领军企业,威海迪素制药有限公司从建设之初就有着清晰的目标定位——打造全国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基地。威海市企业创新发展经验交流会和全区企业冲击新目标考察学习后,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企业发展的决心,更加坚定了他们做强做优做大企业的信心。眼下,公司正瞄准智能化方向,依托自主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全力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行。

行走在经济开发区广州东路与天润路交界处,远远望见的就是一片片气势恢宏的黄色高楼,这就是文登重点推进的迪素制药项目区。今年,公司在一期原料药生产项目66个车间、91条生产线基本完成建设、投产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二期高端原料药绿色工艺产业化项目。在施工现场,随处可见工人作业繁忙、塔吊旋转、车辆穿梭……处处洋溢着一股建设热潮。

威海迪素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丹琦介绍,目前迪素制药项目区已完成建设近4万平方米。该项目共计27个品种,将建设30个生产车间、7个仓库及实验室。项目采用的绿色工艺节能、环保,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其中涵盖的产品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个,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个,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个。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新增产能1300吨,新增销售收入17.5亿元。
打造国际一流企业不仅仅是追求规模一流,更应是产品和技术等方面全方位的一流。考察学习后,先进企业前沿的智能制造装备与技术,让威海迪素制药有限公司负责人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变化,也让她更加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王丹琦告诉记者,他们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医药企业,虽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但同时也感到差距,尤其在智能制造等领域。未来要加强设备智能化力度,加强生物合成技术方面的转化应用,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
一家从事原料药、药用辅料、海洋生物的生产与销售的医药企业,必需要用最严苛的标准、最敬畏的态度、最一流的品质来对待每一种研发出的产品,而威海迪素制药有限公司依托的正是他们顶尖的技术研究中心和科研团队。目前,公司分别在天津、济南、威海建立研究院,拥有专职研发人员2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占比90%以上。同时,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 20 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优势互补,及时捕捉科技信息,调整科技和新产品开发方向,使项目顺利实现产业化。
王丹琦说,下一步,他们将以建设国际一流的绿色现代化原料药生产基地为目标,以迪素高端原料药绿色工艺产业化项目获批省重点项目为发展契机,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招揽各类高端人才,健全国际、国内两大营销网络,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推动文登工业振兴贡献力量。
勇于创新求突破,不断迎接新挑战,向一道道难关发起攻势,这正是威海迪素制药有限公司对全力冲击新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的最好诠释。未来征程上,他们将以科技赋能,全面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助力全区工业经济迈出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
(来源:文登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