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临时水价消息引发市民认同:“节水应该成为日常习惯”

2019-11-23 编辑: 宋倩

11月22日一大早,家住环翠区张村镇西海湾花园4号楼的居民夏春卿正在自家小菜园里浇水。“我平时会在厨房里准备一个水桶,把用完的水都收集起来,然后冲马桶或者浇菜园。”

夏春卿说,她早晨看新闻得知,下个月居民生活用水实行临时价格,“现在威海这么干旱缺水,确实应该通过一些方式方法引导大家节约用水。”

据了解,今年是威海30年一遇的干旱年份,截至目前,全市累计降雨量406.6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少40%,较多年同期偏少44%。且受持续旱情影响,河库水位持续走低,特别是向市区供水的米山、所前泊、崮山、郭格庄、武林5座水源地蓄水比多年同期偏少76.5%。

对此,市水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通知,决定自12月1日起,压减非居民用水计划,对市区(含环翠区、国家级开发区)居民生活用水实行临时价格,直至抗旱Ⅲ级应急响应解除为止。

“节水问题人人都应该重视,我觉得三个等级的价位就是给人一个约束,让人知道水是生命的源泉,不能铺张浪费。”对于居民生活用水实行临时价格,夏春卿表示赞同。“日常节水,我还有不少小妙招。比如平时用水时要注意‘节流’,把水龙头开小一点,减少铺张浪费。”

“呲呲——”11月22日,环翠区西方路平原小区住户姚文明在阳台上浇花。“居家过日子都知道,用淘米水浇花洗菜、刷碗刷锅,每个月能省下不少水呢。”

说起水价问题,姚文明侃侃而谈。“这几年威海大旱,是应该采取一定手段强制节约用水,此外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市情水情和节水知识宣传,引导广大市民充分认清当前严峻形势,大力发扬节水的优良传统,把建设节水型社会目标变成自觉行动。”

现在只要一打开水龙头,姚文明就会在下面放一个水盆。“别小瞧这一盆水,赶上哪次停水的时候,能派上大用场!”作为社区的节水积极分子,在姚文明眼中,生活中这些看起来貌似不起眼的小事,时间久了,节约的水量会很可观。

“现在水资源紧张,作为市民,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亲力亲为节约用水,为全市和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不仅要以身作则,还要把节水观念传递给亲朋好友,动员身边的人一起节约用水。”姚文明说。

居民生活用水实行临时价格,张村镇嘉和丽舍小区居民张晓伟也有自己的见解。“居民生活用水实行临时价格可以增强大家的节水意识,是个好事。”张晓伟说,自己平时会在家里准备很多个水桶、水盆,并贴上标签,便于区分。

冲马桶、浇花、洗衣服……在张晓伟家,这种带有标签的水桶、水盆随处可见。“我们家是个五口之家,从老人到孩子,都养成了储存水的习惯。”张晓伟指着脚边的黄色水桶,“这些就是今天存的,已经有小半桶了。如果一家一户能这样节约一点水,那么千家万户就会省下很多了。”(Hi威海客户端记者 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