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苏州阳澄湖半岛上,一架架航模飞行表演为观众奉上一场高空视觉盛宴。
哨声响起,只见一架3D遥控直升机凌空而起,在几十米的高空稍作停留,便开始连续横向、逆向翻转,一道道飞行曲线让场上的观众眼花缭乱、惊呼不已。

在2019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直升机花式飞行(F3N)赛场上,这架3D遥控直升机做出的花式飞行动作,是威海创新园海洋智能装备研究中心单旋翼无人机实验室主任张锐挑战的难度系数最高的k12—双向横滚绣球。对这一高难度飞行动作的完美操作让张锐一举成为本年度直升机花式飞行的全国赛冠军。
花式飞行征服蓝天
遥控直升机花式飞行作为风靡全世界的一项极限运动,以其匪夷所思的飞行动作,不断挑战操纵者的大脑与身体的协调程度,是航空模型中对操纵者要求最高、门槛最高的极限飞行项目。
在张锐这里,一切有关航模的难题都不是难题。操作航模征服天空,就像飞行员驾驶飞机征服蓝天。
“接触航模最初是缘于一个航空梦,虽然不能在天空做飞机的驾驶员,但至少可以通过遥控器做航模的引路人,这样仿佛离梦想也近了一步。”提到梦想,张锐坦言,与航模有关,更与航空有关。
“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希望通过自己对花式飞行的一次次挑战,能让更多拥有相同航空梦的人看到,加入到爱好航模的队伍中来。”这是张锐的终极目标。
于张锐而言,冠军只能代表过去,无人机实验室主任、模拟飞行辅导教师、培训教员这些也仅仅是称谓,航模才是永远的热爱。如今,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正蓬勃发展,作为一名威海创新园海洋智能装备研究中心的骨干人才,通过参加空中盛会、组建青少年航模社团、航模应用推广,张锐的航模梦正在青少年一代中萌芽壮大。
推广青少年航模教学
“初识旋翼机,可以通过飞行展示、讲述飞控故事等方式让孩子对多旋翼飞行产生兴趣。”“没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产生了兴趣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了解空气动力、航空模型原理等相关知识,然后再让其动手组装、调试、维修航空模型,学习简单的遥控飞行技术……”在威海创新园海洋智能装备研究中心,每周一到周五上午的教学研发课,张锐和同事都会就教学思路和教学流程进行讨论交流,并制定相关的课程体系用于青少年航模和无人机培训。
坐落于环翠区孙家疃街道的威海创新园海洋智能装备研究中心是环翠区政府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联合共建的科创平台,张锐和他的团队是中心唯一一个以航模飞行和课程体系开发、教学为主导的无人机研究团队。依托中心的场地和资源优势,张锐和团队致力于为我市中小学开展航模课程和青少年特长培训,每周都会进入校园为航模社团普及航模知识、进行特长教学。
“通过无人机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到各种无人机的知识,包括理论、操作和飞行技巧,同时还能提高耐力、专注力、动手动脑能力和创客精神,最终运用所学知识参加市级、省级以及国级航模比赛,领略赛场上智慧和体能的碰撞,培养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在张锐看来,无人机之所以能在天空任意翻飞,正是因为人赋予其无穷的“思想”力量和智慧因子。
近年来,部分一线城市的中小学开始探索将无人机引入STEAM教育课堂,开设无人机飞行+编程课程。张锐和他的无人机团队也推出了适合青少年的无人机编程课程,不仅可以遥控飞行,还可以通过电脑软件设置程序自动飞行,进一步提高了孩子的综合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入驻中心以来,张锐和团队已经陆续为近700名中小学生进行航模普及和培训。然而张锐的目标远不止这些:“我们将继续完备教学体系,通过招商加盟、全国连锁的形式走出威海,让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学到无人机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让更多的青少年爱上航模,勇敢逐梦。”(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