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致城市

“爱爱伦湾就等于爱自己”,无废海洋养殖他们在路上……

2019-12-06 编辑: 宋倩

12月5日,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漂浮着一排排布列整齐的浮球,在这下面,却是你想象不到的一幅立体养殖的图景。近20年来,寻山集团旗下的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一直在推行浅海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这种养殖模式修复了湾内的生态,为他们带来水质优良、物产丰美等丰厚回报。生产经营中,他们也不忘践行无废化,让集团的发展充满了活力与后劲。

对寻山集团来说,他们会一直走在无废海洋养殖的路上,他们会像对待生命、保护眼睛那样,继续珍爱这片美丽的海域……

升级养殖模式,使爱伦湾环境质量达到优良级

12月5日上午,站在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海上平台向东远眺,由近至海天相接处,是寻山集团5万多亩养殖海区。清澈的海面下,别有洞天:海水被分为三层,上层挂绳养殖海带,中层吊笼里养殖着鲍、扇贝等,底层放置着人工鱼礁、海藻修复床,散养着海参、海胆、鱼类等。

寻山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叫浅海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英文缩写为IMTA,集团于2000年前后开始推广,它引领了现代海水生态养殖的发展方向。

“采用这种养殖模式后,整个养殖海区的海带亩产量增加25% ,鲍亩产增加27.8%,扇贝亩产提高21%,综合养殖效益平均提升26%。”该负责人介绍说,这种养殖模式在显著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大大改善了爱伦湾海域的水质,使其始终保持在国家二类水质以上,为全国仅有的8个环境质量为优良等级的海区之一。

转变发展思路,使湾内海洋生态得到极大修复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寻山集团转变发展思路,逐渐放弃近海捕捞渔业,开始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单一海产品养殖密度大、蛋白质残饵多,会破坏海洋生态平衡。”该负责人说,起初,由于养殖规模的扩大,造成了近海养殖水域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影响了海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探索全新生态养殖模式,集团与中国水科院黄海所共同研发出IMTA模式,在上层养殖藻类,中层6米至8米处进行贝类养殖,底层建设人工鱼礁、底播增殖、进行海藻床的修复。这种立体养殖模式,不仅能提高经济收益,还能维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对海洋环境起到一定的修复作用,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过近20年实践,该模式的好处的是显而易见的,不但扩大了划块分区养殖的容积,上中下层海水被分别利用,水体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效益明显提升。在生态养殖方面,不同养殖层之间的生物形成了互利模式,上层的海带等藻类海洋植物为海参、鲍、鱼类等提供含氧气、食物和栖息地,海参、鲍的排泄物成为藻类的生长肥料,既增加了海水的养殖容量,又有效避免了海水的富营养化,整体调整了海区的状态。“得益于IMTA养殖模式,我们的海洋牧场实现了完整的生物链构建和海域自我净化,渔获量较之前增加了30%以上,提升效益的同时还修复了海洋生态环境。”该负责人表示。

推行生态养殖,相当于造林12万公顷

在与该负责人交谈中,记者多次听到“5万亩养殖区相当于造林12万公顷”这句话,其中还涉及蓝碳这个新词。这些与寻山集团的生态养殖有何关系呢?

蓝色碳汇也称海洋碳汇,简称蓝碳,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寻山集团5万亩养殖区实行的是IMTA模式,海区里种有大量的藻类,说是海底森林也并不为过。大规模种植藻类、贝类可以固碳,通过动植物新陈代谢,吸收、固定碳份,形成优质的蓝碳效益。在蓝碳系统的自我循环中,藻类、浮游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鱼类、贝类食用前者,并将碳分子以生物沉积的形式排解至海底;而海参、鲍等则以沉积物为食,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循环,可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总量,修复海洋生态,改良水质生态。

“这样,我们在养殖过程中就不会产生废弃物,从而减少对海洋的污染。”该负责人说,经研究证明,1吨藻类固碳达1.1吨,1吨贝类固碳达0.33吨。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每年固碳量多达11.8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2万公顷,是名副其实的生态产业。

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资料图

现在寻山集团的生态养殖模式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有名,这种模式改变了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从单一的海洋捕捞到认识到贝藻养殖带来的强大固碳功能,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开始从自然生态修复、渔业碳汇等方面着手,打响优质水产品招牌,更在社会、生态等方面实现效益延伸,实现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让“无废海洋养殖”真正落到了实处。

改变加工工艺,使海带产业向无废化发展

走进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展厅,最让人有食欲的就要数各种海带深加工产品了:盐渍海带、即食海带丝、烘干海带。这些海带深加工产品改变了人们对于晒干海带的认识,这其实也是寻山集团产业生态化、海洋养殖无废化的重要探索。

每年的5月至8月,都是荣成海带大量收获的季节。海带养殖作为寻山集团的龙头产业,养殖面积达5万亩,年可繁育海带苗20多亿株,年产鲜海带30万吨,占荣成市海带总产量的25%。不同于以前露天大面积晾晒,如今在寻山集团多个食品加工厂内,几乎看不到露天晾晒海带的情况。

“传统露天晾晒需要大量的人力、场地,最重要的是海带晾晒产生的水分、盐分,对周围土地、水源都有一定的污染。”该负责人表示,养殖区的海带之前60%至70%都要晾晒,近年来,通过技术提升,这一比例已大幅降低,“扭转这一局面的关键,是我们进行了新产品的开发。”

该负责人所说的新产品开发主要是盐渍海带,在产业生态化方面,这样做有两个好处:既避免了露天晾晒产生的污染,同时盐渍海带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也得到充分利用,从中提取出的有机碘,被作为原料与食盐生产企业进行合作。另外研发的海带肥料,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提取物有机肥料,采用酶解技术,从新鲜海带中提取,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海藻的活性,作用于农作物,具有内源激素无人工化学激素药害、营养全面、增加药效、替代固体有机肥的多项功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们集团的产业生态化。”该负责人介绍说。

打造休闲渔业,将无废化经营贯穿其中

今年暑假,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再次迎来近千名来自北京的中小学生,这是组织方第二年选择将暑期研学活动地放在这里。“爱伦湾不但有微藻养殖、海洋牧场展示厅、体验馆参观体验,还有游艇观光、海上大型娱乐平台、休闲垂钓、海上特色餐饮等服务,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孩子们在亲海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保护海洋的意识。”组织方工作人员表示。

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是寻山集团2017年打造的休闲渔业旅游项目,是首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每年迎接省内外研学团队人员3万余人次,除了进行海洋知识的科普,最重要的是向孩子们普及海洋保护知识。

爱伦湾海洋牧场在经营过程中也在践行无废化。目前,牧场有600多平方米的升降平台、2000多平方米的浮动平台。“我们设置了无害化生物降解卫生间,通过生物降解药剂对排泄物做无害化处理。”爱伦湾海洋牧场运营经理卞大鹏说。此外,海洋餐厅及游客产生的废弃物也会被运回岸上进行处理,不将废物遗留在大海上。

经过20多年发展,如今寻山集团形成了以苗种繁育、生态养殖、精深提取加工全产业链条、并实施了以资源修复为主的海洋牧场建设,还开发了低碳环保的海洋牧场休闲渔业项目,陆海统筹、三产融合,实现绿色发展,更为威海“无废海洋”建设做出了示范作用。(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张玉婷/文 姚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