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区

志愿服务正当时,经区文化花开别样红

2019-12-17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城市客户端
  “老张,帮我留意一下店。”12月14日早8点,九龙城附近一家五金百货店老板刘红庆如同往常一样,打开店门,与邻居招呼一声,就急忙来到韩乐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为经区文化志愿者协会的一员,他今天要在《家道传承》课堂上,为大家讲讲家风传孝道,传播传统文化。

  在经区,像刘红庆一样,在“八小时之外”,到社区和农村送文化志愿服务的人有很多很多。如今,从街道到农村,从敬老院到企业,文化志愿者们有的为大家义务讲解,有的传经授艺,有的为广大群众带去欢声笑语……通过他们的付出,群众有了满满的文化获得感。也在经区大地上,形成一抹动人的“志愿红”,为城市增添温暖底色。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

  今年1月,经区文化志愿者协会成立,注册志愿者120人。自成立以来,协会把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成立了志愿者培训部、师资培训班、德育中心等部门,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让文化志愿服务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我们的工作就是针对基层群众的文化需要,让文化志愿服务更精准,人民群众更喜闻乐见,更易于接受。”经区文化志愿者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进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协会研发了志愿者和师资两套培训体系,对有意愿继续学习的志愿者,协会还开展了“家庭教育师资培训”,以学习、观摩、练课、试讲等多种形式,培养志愿者队伍。
  由文化志愿者提供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正成为推进经区文化建设的亮点,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广泛认可。 2019年,经区文化志愿者协会获得“威海市优秀文化志愿服务队”称号。截至目前,经区文化志愿者已超过400人。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11月30日,在韩乐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48名学员领到一份特殊“毕业证”,他们是《家道传承》家庭教育高级研修班的第二期毕业学员。

  2013年,《家道传承》 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入选妇联推举的国家优秀家庭教育课题。今年1月,“祖国在我心中——《家道传承》家庭教育高级研修班”在经区首次开班,700多名市民先后走进研修班,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寻找开启家庭幸福的“金钥匙”。

  “这个班由经区工委宣传部主办,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传统文化宣讲志愿服务队、经区文化志愿者协会承办。已举办两期,第三期明年2月29日开班。”经区文化志愿者协会会长李静介绍。
  为将文化志愿工作落到实处,协会坚持面向基层、贴近生活,依托新时代文明服务站、儒家讲堂,陆续开展了“家道传承公益课程”“教子有方”“文化志愿者暑期伴你行”“探寻红色足迹”等公益活动,形成了一大批基层文化志愿服务品牌。

  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活力

  为宣传新时代“好家道、好家风”,经区文化志愿者们还走进农村,结合基层实际和村民需求,举办村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从7月到12月,我们每月去一趟桥头镇信河北村,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李静介绍,今年以来,志愿者把课堂开进农村文化大院,用“大白话”宣讲传统文化,在村民心中根植讲孝道、重信义的家风。

  提起下乡慰问的趣事,协会志愿者苑仁玲不由打开了话匣子,“志愿者什么活都抢着干,连村文化大院的厕所,都清理得干干净净。每次下乡都累散了架,可再怎么累也开心。走的时候,村民都爱跟我们打招呼,‘这就走了?哎,还来啊。’”
  通过深入基层送政策、送文化、送温暖,经区文化志愿者协会在打开志愿服务大门的同时,也打通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的渠道,为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活力。

  红马甲点亮城市底色

  “收纳箱里有毛巾、牙刷、牙膏、香皂,还有指甲剪,老人家日常都用得上。”今年,协会志愿者多次走进崮山镇等敬老院,将“收纳爱心箱”送到孤寡老人手中。
  “平时工作忙,我们就周末去。哪怕给老人洗洗脚、剪剪指甲。”李静介绍,协会共到敬老院发放了100多个爱心收纳箱,还赠送米面等生活物资。

  今年以来,在经区工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经区文化志愿者协会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为主线,如火如荼地开展文化志愿活动,一抹抹“马甲红”,正凝聚起耀眼的志愿之光,点亮了城市的底色。

  (来源:威海经区发布)